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
---|---|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英文:China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縮寫CYDF)於1989年3月成立,是中國全國性的、非政府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中國青基會的使命是:通過資助服務、利益表達和社會倡導,幫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長環境。多年來,基於共同使命、共同價值觀、共同的道德標準及共同行動,中國青基會與全國37家地方青基會形成全國青基會共同體。2018年11月26日,被民政部評定為5A級基金會。[1]
組織概況
機構標誌LOGO
以「愛心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為創意基點,漢字書法的「心」字生動地演化為翻騰的浪濤,托起一輪初升的太陽。圖形寓意全社會以大海般的深情,關懷青少年的成長。
註冊商標
心形的海浪托起一輪噴薄而出的太陽,鄧小平手書「希望工程」及希望工程英文專用字「PROJECTHOPE」共同組成了「希望工程」的註冊商標。這是我國首次將一項公益性社會活動名稱註冊為服務商標。
機構人員
本屆理事會
理事長 王劍 196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1982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顧 曉 今 1953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
康 曉 光 1963年2月出生,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副理事長
王武小珍 美國註冊會計師。理事
王 鵬 程 1970年11月出生,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大中華區行業發展主管合伙人。理事
余 志 海 1973年2月出生,大學學歷,「多背一公斤」發起人。理事
李 金 苗 1958年8月出生,研究生學歷,中國平安品牌宣傳部副總經理。理事
杜 孟 法籍,1960年2月出生,大學學歷,現任宏盟集團副主席兼亞太區主席。理事
楊 曉 禹 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理事
金 錦 萍 中共黨員,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理事
胡 湘 197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大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理事
韓 踐 博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中歐中國創新研究中心聯合主任。理事
郭 鴻 11971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農村金融部主任。理事
符 鋼 戰 漢族,1958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現任上海展望發展學院院長。理事
袁 方 回族,1965年2月出生,博士,現任中國城市電視台聯盟理事長。理事
監 事
李 薇 共青團中央辦公廳巡視員
古潤金 馬來西亞籍,博士,完美(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荊 新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
本屆秘書處
秘書長
楊曉禹 男,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中國青基會理事、常務副秘書長。
楊春雷 男,197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現任中國青基會副秘書長。
業績榮譽
中國青基會於1989年10月發起實施希望工程,是我國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的民間公益事業。截至2017年,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40.4億元,資助困難學生574.8萬名,援建希望小學19,814所,希望廚房5,861個,援建希望工程圖書室29,170套,培訓教師106,558名。還資助建設希望工程音樂教室、體育教室、美術教室,開展遠程支教、科學文體、夏令營等各種活動,積極進行教育扶貧,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全面發展。 中國青基會曾獲得過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的"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優秀民間組織獎、首屆中國消除貧困獎及中華慈善獎等榮譽。同時,中國青基會是聯合國新聞部聯繫單位,也是國際青年基金會夥伴網絡成員。
組織活動
參與發起「中非希望工程」
2011年3月8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坦桑尼亞教育部在坦桑尼亞總統府簽署了《希望工程捐助協議》,「希望工程走進非洲」(簡稱「中非希望工程」)正式在坦桑尼亞啟動。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人代表和坦桑尼亞教育部9日在濱海省巴加莫約縣的摩唆嘎小學舉行了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奠基儀式。
在奠基現場,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塗猛把中國希望小學學生的畫作贈送給了摩唆嘎小學。摩唆嘎小學校長基姆威里說,摩唆嘎小學非常幸運能夠得到來自中國的援助,希望兩國小朋友可以心手相牽共向未來。
為幫助非洲失學兒童走進校園,世界傑出華商協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於2010年12月12日正式發起了「中非希望工程」,旨在讓中國希望工程走進非洲,為非洲捐建1000所希望小學。世界傑出華商協會負責動員中國企業家捐款,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則主要負責捐款管理和項目執行,同時面向社會勸募,以不斷擴大「希望工程走進非洲」的資助規模。
作為善款籌集與運作平台,「中非希望工程基金」由世界傑出華商協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負責。根據「中非希望工程」官方網站介紹,該基金是一個由企業法人、社會團體法人、自然人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資設立的專項公益基金,用於開展符合本基金使命的公益服務活動。
社會影響
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公益機構開展了各種各樣的關愛青少年公益活動。民間公益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也湧現出許多公益草根明星。
2012年,新浪微博平台上的公益助學微群(微公益*愛心助學)發起了「尋找助學微民星」活動,眾多公益名人、愛心人士都積極支持並參與活動,並於7月15日推舉處了三位草根「助學微民星」:90後傳承大愛的王春暉、博愛乾媽王志航以及堅持助學的田成志。尤其是90後的王春暉,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一名普通大學生。才上大一的他,已然成為支教社團的領隊。據了解,他曾受到過加多寶的資助,他是想通過支教這種公益方式,將大愛傳承下去。王春暉對於公益的傳承,也不是一個人的戰鬥,已是中國地質大學支教社團領隊的他在傳承公益大愛的同時,也成功地把個人的公益堅持,變成群體的堅守。
助學微民星的推出打破了我國傳統的公益理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公益不再是國家、企業,或者成功人士的專利,也是我們普通人的權利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