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自然區劃叢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自然區劃叢書》,論述中國自然要素及其分界、分區、區域特性的最全面地理科學著作。1956年中國科學院成立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由竺可楨 (見 「竺可楨文集」)、黃秉維等組織領導,有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昆蟲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還有其他許多協作單位參加。有四五十位各方面專家、教授,為區划進行考察或編纂資料,歷經4年。由各單位執筆人撰稿,經多次討論修改,全部自然區劃在1959—1960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竺可楨為這套叢書出版寫了 「序」。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叢書以服務農業生產建設為主要目的,包括地貌、氣候、水文、潛水、土壤、植被、動物和昆蟲及綜合自然區劃等8個部門,各成1冊。全面擬定了劃分中國綜合自然區劃和各自然要素部門區劃的原則和方法,比較準確地劃出了中國各類自然界線,並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各級自然區劃的概況、特性及其在農牧業生產上的作用和意義。全部區劃說明書共約259萬多字,附有插圖400多幅。

《中國地貌區劃》

《中國地貌區劃》分為2篇。第1篇論述了地貌區劃的重要意義,地貌分類與分區的原則,並對中國地貌的基本輪廓,地貌形成的內外營力因素和地貌發育史等都作了扼要的敘述。第2篇分區說明,對所劃分的各級地貌區 (18個1級區、44個2級區、114個3級區) 進行了系統的描述,並對各級區的地貌條件作了經濟評價。《中國氣候區劃》分為2部分。第1部分總論,說明了氣候區劃方法上的一些問題。第2部分為分論,根據現有資料對所劃出的中國8個氣候地區、32個氣候省(或地帶)和68個氣候州的氣候特徵加以論述。按照中國實際情況,氣候上的分帶可從南到北劃分為赤道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暖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寒溫帶季風氣候。中國亞熱帶的北界在北緯34°左右 (約相當於秦嶺、淮河一帶),而青藏高原氣候,由於熱量、水分的季節變化和光照的量和質,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應自成一區,不宜與高緯度平地範圍內的相當氣候帶的天氣氣候相提並論。《中國水文區劃》分為3篇。第1篇總論,分析了中國水文要素概況,討論了水文分區原則; 劃分出6個徑流帶,說明了中國徑流及河水性質的地帶性變化; 初步確定了14個河水季節變化類型。

第2篇分論,將中國分為13個水文區(1級區),內分46個水文地帶 (2級區)及89個水文省 (3級區),並按各區描述了水文特徵,着重敘述了2級區水文地帶。第3篇分別論述了松花江、黃河、長江、珠江等大河的水情、沙量概況。《中國潛水區劃》主要是全面地對中國的潛水、水資源進行詳細的區劃和論述,分為8個大區、36個副區、45個小區,各區根據實際資料加以區劃和進行評價;同時對各區水資源也作了簡單介紹。《中國土壤區劃》系根據土壤生物氣候特點,主要是土壤地帶性原則,以及地區性土壤組合的規律性和它們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分中國為5個土壤生物氣候帶 (0級)、12個土壤生物氣候地區 (1級)、29個地帶和亞地帶 (2級)、83個土壤省,按區劃根據和主要特點進行了分別描述。《中國植被區劃》主要說明了植被分區各級的範圍和性質,分東部濕潤森林區、青藏高寒高原亞高山針葉林草甸草原灌叢區、蒙新乾草原和荒漠區等3個高級區,每區下又分出各自然植被帶,在東部分出3個緯度帶,在青藏分出以海拔為主的2個帶,在蒙新分出以經度(即乾濕度)為主的2個帶。帶下共分出50個植被省。省是本區劃的基本單位,主要內容為界線、地勢、土壤、氣候等影響各該植被省的環境條件,植被本身的描述和對各該省的利用改造等。《中國動物與昆蟲區劃》研究了中國動物及昆蟲地理的區域,並對古北界和東洋界在中國境內的劃界問題作了全面的探討,還總結了國內動物區系及昆蟲區系的基本情況,為合理利用和發展動物與昆蟲資源,以及控制、防治有害種類提供了科學資料。上述的氣候區劃、土壤區劃、植被區劃等,為綜合自然區劃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可分為2部分。第1部分總論,說明了中國綜合自然區劃的意義和目的,並據以擬定區劃的原則和方法;闡述了3個自然區、6個熱量帶與18個自然地區的主要特點;討論了28個自然地帶的劃分,提出了自然省與自然州的定義和劃分方法,指出了綜合自然區劃在實踐上和科學上的作用。第2部分為自然地帶分論,主要闡明了28個自然地帶特徵及其內部差異,並對自然的利用與改造問題作了簡要的討論。這一套《中國自然區劃》叢書全面總結了中國地理科學和有關科學的研究成果,有很強的綜合性和科學性,依照綜合的觀點,系統地對各個自然要素作了全國性的區劃。這對客觀認識中國的地理特徵有極大的價值,在科學認識上和生產實踐上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書的出版受到科學界的重視和很高的評價。本叢書1978年獲中國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和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

作者簡介

黃秉維 (1913— ),廣東惠陽人,中國自然地理學家,教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主要著作有 《中國地理》、《自然地理》、《中國綜合自然區域規劃》和 《黃河流域規劃》 (合著) 等。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中國自然區劃叢書 相關視頻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 中國地質大學 李長安
「成峰不成脈」的獨特地貌|地理·中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