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磁州窯博物館位於磁縣城內磁州路中段路北磁州窯博物館廣場中心地帶,是我國縣級較大的專題博物館。2006年12月竣工並開館。內設四個大展廳,以其獨特的視角,豐富的內容,向全國、全世界全方位展示磁州窯文化,並以中國磁州窯博物館為平台,充分宣傳和展示磁縣的當代精神文明[1]

基本陳列

序廳——黑與白的藝術

序廳外形為磁州窯典型的 饅頭窯形狀,居於博物館的中央位置。序廳圓形內牆以燒成色壁磚和匣缽為裝飾,突出表現「窯」的氛圍。正中牆體上是大幅「觀台窯址」噴繪照片,照片上有饅頭窯、漳河、 黃土地和陳列標題「 黑與白的藝術」。照片前面為黑白兩塊相互連接的落地 長方體塊石,分別鐫刻着中英文前言。頂部裝飾系兩個層次構造的白地黑花 大龍盆「龍紋」圖案和 龍鳳罐「葵花紋」圖案,外沿為放射狀鋁合金格柵吊頂,寓意磁州的泥土經過磁州窯的幻化,變為「黑與白的藝術」,上升到頂部,達到高度的升華並形成廣泛的影響。懸掛於東壁的燈箱帶和西壁的電視組合,與正面裝飾共同構成序廳的第二層次。東壁燈箱帶展示的是國際、國內各大館的磁州窯藏品,點出磁州窯的價值和影響。西壁的電視組合滾動播放的是磁州窯博物館簡介,引導觀眾進入陳列。深色陶磚地面托起的整個序廳,簡潔,明快,精緻,大氣,主題突出,有很強的感染力,是一個有經典意義的成功設計。

窯火初燃

展示的是北朝隋唐時期的磁州窯器物。唐《元和郡縣誌》載:「隋開皇十年……置磁州,以縣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為名」。今磁縣的賈壁、峰峰的臨水自北朝就開始生產瓷器,創立北方最早的青瓷窯場,是磁州窯的開端。隋唐時期,磁州早起瓷窯多以生產白瓷、黑瓷、青瓷為主的北方民窯,器物品種多而不單一。

化境黑白

展示的是宋金元時期的磁州窯「白地黑花」裝飾藝術由初創到成熟的過程。在磁州窯一千多年的燒造歷史中,宋金元是其繁榮期,金代達到鼎盛。北宋,名窯林立,磁州窯注重學習模仿,逐漸形成自己特色,並成功地將中國繪畫技法用於瓷畫,創燒了磁州窯精品——白地黑花[2]。金代,磁州窯在戰亂中生存下來,不斷增加瓷器品種,豐富裝飾技法,突出藝術,特色,擴大生產規模,成為磁州窯之集大成者。元代,磁州窯瓷器裝飾品種減少,以白地黑花為主流,但內容極為豐富;此時,開始為皇家官府燒造貢瓷,並作為商品遠銷海外。

餘韻悠長

展示的是明清民國時期的磁州窯器物,反映了磁州窯窯火千年不熄。

美器由來

展示的是磁州窯生產的整個工藝流程。

大事記

2004年8月,中國磁州窯博物館博物館建設項目正式立項。

2005年3月18日破土動工,總投資2000萬元。

2006年12月全部竣工。博物館占地7.8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投資2000萬元。博物館廣場占地100畝,投資3000萬元。

2006年12月13日,磁州窯博物館落成並開館。同時,河北省博物館學會2006年年會在我館隆重舉行。

2006年12月,磁州窯博物館《黑與白的藝術》專題陳列獲首屆「河北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活動精品獎。

視頻

中國磁州窯博物館 相關視頻

中國磁州窯博物館在線講解
默涵走進中國磁州窯博物館,感受黑與白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