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美] 孔飛力 著,陳兼,陳之宏 譯,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以出版社會科學[1]讀物為主,其出版物有專業性很強的學術著作[2],也有中等程度的知識讀物,還有大眾普及讀物。三聯圖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紮實的學理功底、豐富的人文關懷和思想智慧。

內容簡介

《孔飛力著作集: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從構成中國由前現代向「現代」轉變進程底蘊的本土性知識資源的分析入手,討論了由政治參與、政治競爭、政治控制構成的中國現代國家形成及發展的「根本性議程」或「建制議程」如何在19~20世紀的實際演變中跨越了革命、戰爭和危機等重大事件,最終形成了國家機制中政治控制壓倒政治參與和政治競爭的「特質」。《孔飛力著作集: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認為,若以孔飛力的歷史敘事為標杆,則中國革命固然具有巨大的歷史正當性,革命所建立的國家卻從來都面臨着深刻的合法性挑戰。但包括政治民主化推進在內的中國「現代性」的構建仍是可能的,這首先是因為,中國歷史文化提供了這方面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知識資源。而這一構建前行的必要條件則是如魏源、馮桂芬等近兩個世紀前所言——「廣開言路」。

作者介紹

孔飛力(Philip A.Kuhn),1933年出生於英國倫敦,1964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當費正清1977年從哈佛大學榮休後,孔飛力接任哈佛大學歷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講座教授。他曾擔任過芝加哥大學遠東語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委員會主席。曾獲得包括古根漢姆學術研究獎在內的多種學術榮譽,是美國藝術人文科學院院士。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1990)為他主要的代表作,獲「列文森中國研究優佳着作獎」;此外他所着《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970)、《海外中國人》(2009)等,均有深遠的影響。

《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以在法蘭西學院所作的系列講座為基礎改寫而成,是孔飛力的代表作之一,1999年先以法文出版,2002年推出英文版。本書着重提出中國從晚清以來,直到現代國家構建的「根本性議程」。

陳兼,康奈爾大學歷史系中美關係史講座教授。

陳之宏,康奈爾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參考文獻

  1.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豆丁網,2015-09-02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