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最早的歌壇偶像柳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最早的歌壇偶像柳永,名人故事。[1]

故事內容 

前些時,熱鬧非凡的「超級女聲」轟動了大半個中國,節目空前火爆,「偶像」紅得發紫,這絕對與一大幫子鐵杆「粉絲」有關。雖然他們自稱「新新人類」,其實,追根溯源,這「粉絲」也是古已有之。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可以說是最早的歌壇偶像,他的「粉絲」,也是歷史上最狂熱最忠誠也最具規模的「粉絲」。


中國最早的歌壇偶像柳永論數量,當時民謠說「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就說明柳永的「粉絲」到處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多得不計其數。如果那時就有發短信技術,恐怕支持柳永的「粉絲」,又要讓電信局賺個缽滿盆溢,拉動經濟增長几個百分點。


論狂熱,柳永的「粉絲」也絲毫不輸於「超女」的「粉絲」。由於他寫得一手絕妙好詞,隨便給哪個歌妓寫上幾句,她就會身價倍增。於是,歌妓們對他愛得發狂。


柳永又稱柳七,能和柳七親熱唱和,哪怕是倒貼銀子,就成了歌妓們的最高願望:「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這順口溜不知怎麼傳到宮裡,仁宗醋意頓生,氣得差點兒吐血,心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怎麼能讓這個小癟三搶了我的頭彩?但礙於身份,自己又不能和一個風流文人爭風吃醋,只好悶在心裡發恨。


論鐵杆,柳永的「粉絲」更是忠心不二,無人可匹。柳永死時家無餘財,是他的那幫歌妓「粉絲」集資安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認識不認識的「粉絲」們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以至於相沿成習,稱之為「吊柳七」或「吊柳會」。哪像現在的「粉絲」們,朝秦暮楚,這一陣幾追張三,過幾天又捧李四,追時奉若神日月,棄時甩若敝展。


論影響,柳永的「粉絲」也是不得了的。連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絲」,雖然他羞於承認,還對柳永有幾分嫉妒,可是他的「追星」記錄,從他對柳詞的熟悉程度便可略見一斑。柳永《鶴沖天》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句,仁宗看到柳永的考試卷子,就不假思索信手批道:「此人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這一下子,柳永就成了「奉旨填詞」的「天皇巨星」了。


論「副作用」,柳永的「粉絲」也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作。追捧偶像,總難免有一定副作用,「超女」的副作用,除了使許多孩子迷戀唱歌外,湖南還有一個15歲的女「粉絲」,為參加「超女」比賽減肥過度成病。相比較而言,柳永的副作用似乎更有詩意,氣魄也更大一些。


柳永名詞《望海潮》中有佳句稱讚杭州之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想不到被他千里之外的一個著名「粉絲」金主亮看到了,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效果,「此詞傳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羅大經《鶴林玉露》)。有這樣驚人的「副作用」,差一點兒被人當成漢奸了,是柳永萬萬想不到的,不過也充分說明柳詞的巨大魅力。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柳永及其「粉絲們」早已作古,隨風遠去,願我們今天的偶像與「粉絲」都能比柳永們更精彩、更健康、更灑脫,也更有品位,同時也能更少一點「副作用」。

視頻 

宋朝大詞人柳永的那些韻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