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史專著。金毓黻撰。194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1957年重印。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敘述中國史學,原起自上古,迄於近代,共分10章。後來以近代史學內容複雜,必須更端另述,將最後一章刪去,迄於清代而止。第1章古代史官概述;第2章古代史家與史籍;第3章司馬遷與班固之史學;第4章魏晉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第5章漢以後之史官制度;第6章唐宋以來設館修史之始末;第7章唐宋以來之私修諸史;第8章劉知幾與章學誠之史學;第9章清代史學家之成就。導言稱:「本編所述,首以史官,繼以史家,史籍,於官修、私修之史,分章闡述,以明私家成就殊勝於史官。」認為:回溯清代以往史學成就,綜以兩端,一曰撰史,始以編史,繼以紀傳,「隋志以下,以紀傳為正史,而編年體降居次位,即以史學進步之徵」。二曰論史,「劉氏史通創作於前,章氏通義嗣響於後」,「是則於史學向前發展之中更獲新績」。所以,「本篇榷論史學,止取馬、班、劉、章四氏,以樹二者典型」。作者認為:撰史途經於魏晉南北朝啟其機緘,於唐宋以後拓其境界,總的方向是分門別類由簡趨繁。
全書將中國史學史分為3期:古代;漢魏南北朝迄唐初;唐宋至清。論述簡要,資料豐富,自成一家之言。為中國現代學術界價值較高、影響較大的史學史著作之一。
作者介紹
金毓黻(1887—1962),原名毓璽,字謹庵,又字靜庵,室號靜晤。中國遼寧省遼陽縣人。191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堂文學門。曾任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東北大學文科研究所主任、瀋陽博物館籌備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研究員。主要著作還有《遼東文獻經略》6卷、《東北通史》上編、《宋遼金史》、《中國史》1冊,合編《太平天國史料》、主編《五千年來中朝友好關係》等。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中國史學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 ↑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