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古建築 |
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我國的先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建築文化。中國建築在世界的東方獨樹一幟,它和歐洲建築,伊斯蘭建築並稱世界三大建築體系。博大精深的中國建築文化,在古代以中國為中心,以漢式建築為主,傳播至日本、朝鮮、蒙古和越南等國,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泛東亞建築風格」,在人類的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基本內容
中文名:中國古建築
影響範圍:半個亞洲和眾多少數民族地區
建築風格:漢式建築為主
誕生時間:母系氏族社會晚期
地位:世界三大建築體系之一
概況
泛指近代西方文明決定性地影響中華文明之前,在中國古文化主導下產生的建築物、構築物、建築方法和相關體制。中國古建築的影響範圍遍及半個亞洲和眾多少數民族地區,在世界建築歷史中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中國古代建築的高超技藝大體上是工匠之間口傳身授,然而匠人社會地位低下,難以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每每暗於文字,雖然多有經典作品,可是作為一個群體,他們長期以來沒有得到社會的重視。人微自然言輕,幾千年來建築學方面的專業著作屈指可數。現在我們對於中國古代那些輝煌一時的建築,除了考古的證據,更多的是從文學作品中來玩味體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既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充滿人性關懷的一個淒婉追求,也成為對於一代代建築工官、工匠默默奉獻的最嘹亮的讚歌。
中國歷史上與外界的文化交流也促成了古建築風格的流變,例如隨着佛教文化的引入和傳播,起源於印度的寶塔建築發展成為古建築中的一大門類;佛教建築中的石窟建築甚至成為中國古典藝術的「保鮮櫃」。
「凡是侵略我們的,最終都成了漢人」--中國古建築依託連綿不絕的傳統中國文化,在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得到了流傳和發展。蒙古人的元朝促進和發展了中國的古建築,滿人的清朝也發展了中國的古建築。近代隨着西方建築技術的傳入,留學美國歸來的年輕建築師呂彥直還設計出了南京中山陵這樣的精美古建築,堪稱古建築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科學研究的方法隨着西遊學子的歸來而逐漸深入人心,中國古建築的發展隨着建築學的整體發展而逐漸走向繁榮。梁思成老先生不但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還愛了絕代才女林徽因,學之精深,人之倜儻,讓多少文人雅士,建築學人,為之感嘆。
在系統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書籍當中,有兩本比較權威的。一是《中國古代建築史》,這本書的編委中有幾乎所有建國以來中國建築界的頂級學者,包括梁思成、劉敦楨等。另一個是教材性質的《中國建築史》,東南大學潘谷西教授主編,比較通俗,生動。
在城市規劃學科的看法中,中國的古代城市都可以稱為是「平面城市」,平面城市攤大餅的功能分布,造成許多問題,最突出的就是交通的效率低下。這樣的城市結構已經明顯不適於當今中國的實際需要。按照美國建築大師沙利文的觀點,「形式要追隨功能」,以單層為主的中國古建築難以跟上城市的功能要求,所以逐漸讓出了建築發展的主流地位。古建和仿古建大多見於公園和風景區,然而只要中國傳統文化在吸收西方的科學知識,在繼續發展,那麼也有理由相信中國古建築會在現代科學技術築就的更加廣闊的平台上大放異彩。
畢竟,我們對於美好的生活環境的追求,一刻也不會停止。
傑出範例:
故宮、平遙古城、天壇、蘇州園林……
建築基礎
1、普通台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磚三合土夯築而成,約高一尺,常用於小式建築。2、較高級台基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邊建漢白玉欄杆,用於大式建築或宮殿建築中的次要建築。3、更高級台基即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相傳位於世界中心,系宇宙間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沒其間,三界諸天也依傍它層
層建立。須彌座用作佛像或神龕的台基,用以顯示佛的崇高偉大。中國古建築採用須彌座表示建築的級別。一般用磚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線腳和紋飾,台上建有漢白玉欄杆,常用於宮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築。4、最高級台基由幾個須彌座相疊而成,從而使建築物顯得更為宏偉高大,常用於最高級建築,如故宮三大殿和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即聳立在最高級台基上。
古建築之原始建築
一、穴居
《易·繫辭》曰:「上古穴居而野處」。舊石器時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遼寧、貴州、廣東、湖北、江西、江蘇、浙江等地都有發現,這種大自然所天然賜予的洞穴是當時用作住所的一種較普遍的方式。進入氏族社會以
後,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築也開始出現。但在環境適宜的地區,穴居依然是當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過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漸多樣,更加適合人類的活動。例如在黃河流域有廣闊而豐厚的黃土層,土質均勻,含有石灰質,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點,便於挖作洞穴。因此原始社會晚期,豎穴上覆蓋草頂的穴居成為這一區域氏族部落廣泛採用的一種居住方式。同時,在黃土溝壁上開挖橫穴而成的窯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肅、寧夏等地廣泛出現,其平面多為圓形,和一般豎穴式穴居並無差別。山西還發現了「低坑式」窯洞遺址,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橫向挖出窯洞,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種窯洞。隨着原始人營建經驗的不斷積累和技術提高,穴居從豎穴逐步發展到半穴居,最後又被地面建築所代替。
二、巢居
《韓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曰:「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因此推測,巢居是地勢低洼氣候潮濕而多蟲蛇的地區採用過的一種原始居住方式。《禮記》載:「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繒巢",可見「巢者與穴居」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開。
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一批原始社會公共建築遺址被發現,如浙江餘杭縣土築祭壇,內蒙古大青山和遼寧喀左縣東山嘴石砌方圓祭壇,遼西建平縣境內的神廟等。這些發現,使人們對神州大地上先民的建築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們為了表示對神的敬之心,開始創造出一種超常的建築形式,從而出現了沿軸展開的多重空間組合和建築裝飾藝術,這是建築史上的一次飛躍。從此建築不僅具有了它的物質功能而且具有了精神意義,促進了建築技術和藝術向更高層次發展。
真正建築誕生歷史
農耕社會的到來,引導人們走出洞穴,走出叢林。人們可以用勞動創造生活,來把握自己的命運,同時也開始了人工營造屋室的新階段,並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的新秩序,真正意義上的「建築」誕生了。在母系氏族社會晚期的新石器時代,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發掘中均有居住遺址的發現。北方仰韶文化遺址多半為半地穴式,但後期的建築已進展到地面建築,並已有了分隔成幾個房間的房屋。[1]
參考文獻
- ↑ 我國現存的50個著名古建築搜狐網,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