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刷史新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印刷史新論》,艾俊川 著,出版社: 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成立於1912年元旦,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之一,由我國近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陸費逵(伯鴻)先生在上海創辦[1]。中華書局從1912年至2012年,共出版圖書3萬餘種,獲獎圖書累計563種,其中國家圖書獎[2]和中國出版政府獎的獲獎數量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內容簡介
研究印刷史的方法,除了文獻引述、版面鑑定、科學檢測以外,還應加上通過語言學進行的詞義考辨。這樣,由多種方法得到的多重證據,可以架起實證之橋,引導我們跨越語言陷阱和視野盲區,接近和還原歷史真相。
《中國印刷史新論》綜合運用上述方法,研究中國印刷史上在學界進行過激烈討論或已形成「定論」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疑難問題,如雕版印刷起源年代、金屬活字的製版工藝、特殊材質印版的鑑定與辨訛、中西印刷技術的競爭與交替等,得出了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新論。
作者介紹
艾俊川,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現為《金融時報》編輯、北京印刷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古籍鑑定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研究興趣為印刷史、貨幣金融史、文獻學和近世人物掌故,著有《文中象外》(2012)、《且居且讀》(2021)等。
目錄
前言 用實證研究跨越語言陷阱和視野盲區
印刷源流篇
法藏的譬喻:因襲故典還是自出機杼?
唐宋的「印紙」與印信
談銅版
再談「銅版」一詞義同「監本」
古鈔三題
從影印本看元朱墨套印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的印刷方式
鉛字在1873
清末雕版翻刻石印本和鉛印本現象
一張「檄文」背後的技術競爭
中國早期油印與《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圖畫科範本》
從技術角度研究解析印刷史
活字印刷篇
從排印工藝特徵談活字本鑑定中的幾個疑難問題
運用雕痕特徵鑑定金屬活字本
《會通館校正宋諸臣奏議》印刷研究
清康熙內府銅活字鑄造初探
《題奏事件》不是蠟版印刷品——兼談「清代使用蠟版印刷」說法依據不足
為李瑤「泥活字印書」算幾筆賬
錫活字印本《陳同甫集》與歷史上的錫版印刷
從文獻角度看羅振玉舊藏銅活字
木活字印刷在清末的一次全國性應用——兼談活字印刷在傳統印刷體系內的地位與作用
傳統活字印刷為何未能取代雕版?——以出版者取捨理由為觀察點
版印文化篇
徐志定與呂撫的時空交集
—附論中國印刷史上的泰山磁版
七寶轉輪藏主人李瑤雜考
油印與「眾籌」——《道咸同光四朝詩史》出版中的兩個創舉
嚴復的版權保衛戰
李光明莊公案真相
葉德輝致孫毓修的一封信
「連四紙」箋釋
「錐書」雜談
過朱與釘朱
十三行外銷畫中的印刷景物
附錄: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藏《本草綱目》金陵版考察紀要
圖片目錄
主題索引
後記
參考文獻
- ↑ 中華書局,中國出版集團公司
- ↑ 中國國家圖書獎歷屆獲獎書目(第1-8屆),豆丁網,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