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問題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問題研究》,鍾漲寶 著,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成立於1978年6月,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創辦並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會科學[1]學術著作為主的國家級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後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1993年第一批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2]

內容簡介

本書從經濟支持、生活照顧、精神支持三方面研究了農村社會的養老問題。首先,運用文獻研究法,從歷史長時段的角度,以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保障方式演變為主線,通過對我國不同時期農村養老保障方式存在和運行的經濟與社會基礎,以及家庭、社會、國家等不同主體在農村養老保障中的作用及其相互關係的分析,探討了不同時期我國農村養老保障的個性與共性問題,揭示了農村養老保障的運行機制與演變規律。其次,運用實證研究法,即通過對東、中、西部5省22個鄉鎮58個行政村1599個農戶的調查問卷與湖北省黃梅縣的孔鎮、武漢市新洲區等地的專題調查問卷與個案深訪資料分析,以及與有關單位相關調查問卷的比較分析,客觀描述了我國農村居民的養老觀念、意願與贍養行為,通過對影響農村居民養老觀念、意願的主觀客觀因素,以及子女對父母贍養的行為動機及其維繫行為的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分析,揭示了我國社會轉型期農村養老保障方式的運作機制及其演變趨勢;通過對農村居民參與新農保的行為邏輯分析,探討了新農保的養老保障能力與可持續性。

目錄

章 導論(1)

節 背景與問題(1)

一 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農村養老保障經濟

壓力大(2)

二 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快,農村家庭養老負擔

係數不斷加重(3)

三 我國農村家庭結構趨於小型化和核心化,家庭

養老承載力減弱(4)

四 我國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家庭養老資源供給

面臨挑戰(5)

五 我國農村的家庭倫理道德嬗變,家庭養老思想

基礎動搖(5)

第二節 文獻綜述(7)

一 農村養老保障總體研究(7)

二 農村家庭養老保障研究(13)

三 研究評述(22)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23)

一 研究內容(23)

二 研究方法(25)

三 研究創新與不足(26)

第二章 傳統時期的農村養老保障(28)

節 國家的養老保障功能(28)

一 賜予老人尊號和官銜等,提高老年人地位(29)

二 行養老禮和鄉飲酒禮,倡導尊長敬老(32)

三 設立養老救濟機構,收養鰥寡孤獨老人(34)

四 賞賜物品,改善老年人生活條件(36)

五 推行免役、「給侍」、告養等制度,提高老年人

生活照料水平(37)

六 刑律優免老人犯罪,嚴懲子女不孝行為(39)

第二節 家族的養老保障功能(42)

一 制定家法族規,宣傳和強化孝道(42)

二 調解涉老糾紛,維護老人地位和權威(44)

三 建設族產,資助和救濟窮苦老人(45)

第三節 家庭的養老保障功能(47)

一 傳統社會家庭養老的主體(47)

二 傳統社會家庭養老的內容(48)

第四節 傳統時期農村養老保障的經濟與社會基礎(53)

一 經濟基礎(54)

二 社會基礎(55)

第五節 傳統時期農村養老保障的點(57)

一 家庭是養老保障的主體,家族和國家發揮輔助

作用(58)

二 養老保障規範形成時間早、涉及範圍廣、介入

程度深(58)

三 傳統時期農村養老保障具有鮮明的倫理色(60)

四 傳統養老保障規範具有強大的維繫和約束力量(61)

第三章 集體化時期的農村養老保障(63)

節 集體化時期農村養老保障的經濟與社會基礎(63)

一 經濟基礎(64)

二 社會基礎(65)

第二節 農村家庭養老保障(69)

一 農村家庭養老的經濟來源(69)

二 農村家庭養老方式(71)

第三節 集體的養老保障功能(73)

一 集體對「五保」 老人的供養(74)

二 集體在普通老年人口養老中的作用(75)

三 老有所醫———合作醫療制度(77)

第四章 後集體化時期的農村養老保障(79)

節 後集體化時期農村養老保障的經濟與社會基礎(79)

一 經濟基礎(80)

二 社會基礎(86)

第二節 後集體化時期農村養老的現狀與趨勢(89)

一 集體發揮的養老功能弱化(89)

二 家庭養老的現實與困境(92)

三 國家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障中的功能正在增強(96)

第三節 我國農村養老保障歷史演變的征(104)

一 政府的養老保障責任與同時期的執政理念相吻合(105)

二 農村養老保障模式受同時期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105)

三 家庭養老在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中始終處於基礎性

地位(106)

四 傳統文化在農村養老保障制度變遷中發揮了重要

作用(106)

第五章 中國農村居民養老觀念研究(108)

節 中國農村居民的養老預期與責任主體研究(109)

一 養老預期研究(110)

二 養老責任主體分析(119)

三 養老資源的實際供給主體分析(126)

第二節 中國農村居民養老意願研究(139)

一 親代的養老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142)

二 子代的養老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149)

三 結論與討論(156)

第三節 中國農村居民的「女兒養老」 觀念研究(158)

一 研究假設(160)

二 數據、變量和方法(161)

三 農村居民對女兒養老態度的類型分析(162)

四 農村居民女兒養老態度影響因素的多項Logistic

回歸分析(163)

五 結論與討論(165)

第六章 中國農村居民贍養行為研究(167)

節 關於子女贍養行為的文獻梳理(169)

一 子女贍養行為的相關理論研究(169)

二 子女贍養行為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172)

三 述評(178)

第二節 代間支持的比較研究(180)

一 數據來源(184)

二 結果與分析(184)

三 結論與討論(195)

第三節 子女贍養行為的動機研究———基於互惠與規範的

視角(196)

一 理論與假說(198)

二 數據、變量和方法(202)

三 結果與分析(206)

四 結論與討論(212)

第四節 居住安排、家庭結構與贍養行為(215)

一 理論與假說(216)

二 數據、變量和方法(220)

三 結果與分析(222)

四 結論與討論(229)

第五節 情感親密度、父母支持與贍養行為(232)

一 理論與假說(233)

二 數據、變量和方法(239)

三 結果與分析(241)

四 結論與討論(250)

第六節 孝道觀念、家庭價值觀與贍養行為(253)

一 理論與假說(254)

二 數據、變量和方法(258)

三 結果與分析(261)

四 結論與討論(269)

第七章 新農保的制度設計及其推進過程(274)

節 新農保的制度設計及實施概況(274)

一 新農保制度內容解析(274)

二 研究地點選擇及新農保實施概況(279)

三 調查數據的獲取及樣本徵描述(283)

四 新農保實施狀況的描述統計分析(285)

第二節 國家與農民:新農保推行的「過程互動模型」 (295)

一 新農保推行的「過程互動模型」:一個分析

框架(296)

二 過程互動模型的實踐:新農保的推行(300)

三 結論與討論(305)

第三節 新農保推進的基層路徑:基於嵌入性視角(307)

一 理論依據及研究進路(307)

二 雙層嵌入:新農保嵌入農村基層的效果(309)

三 嵌入工具:新農保嵌入農村基層的關鍵(312)

四 制度品質與對象需求:新農保嵌入農村基層的

重要因素(316)

五 結論與討論(318)

第八章 農民參與新農保的意願與行為(321)

節 政策認知與福利判斷:農民參加新農保意願的

實證分析(321)

一 文獻綜述(322)

二 分析框架及研究假設(323)

三 數據來源與變量測量(326)

四 結果與分析(331)

五 結論與討論(335)

第二節 政策認知還是外部動員:農民參加新農保行為的

實證研究(336)

一 文獻綜述(336)

二 數據與變量(340)

三 結果與分析(343)

四 結論與討論(348)

第三節 動員效力與經濟理性:對農戶參與新農保行為

邏輯的進一步研究(349)

一 研究設計(350)

二 結果與分析(355)

三 結論與討論(361)

第九章 新農保的養老保障能力及其可持續發展(362)

節 養老觀念與新農保養老保障能力認可度(362)

一 研究設計(364)

二 結果與分析(369)

三 結論與討論(375)

第二節 農民群體分異與新農保制度評價(376)

一 數據來源與變量測定(377)

二 結果與分析(381)

三 結論與討論(387)

第三節 新農保制度的可持續性探討:農民參保行為

選擇的視角(388)

一 研究設計(390)

二 數據來源及樣本徵(393)

三 結果與分析(394)

四 結論與討論(396)

第四節 新農保養老保障能力的可持續研究:農民參保

繳費檔次選擇的視角(396)

一 數據來源與樣本徵描述(398)

二 農民參保繳費檔次選擇及其解釋(400)

三 農民提高自己繳費檔次的意願及其影響因素分析(403)

四 結論與討論(412)

主要參考文獻(417)

農村養老保障調查問卷(444)

後記(453)

參考文獻

  1.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
  2. 我社簡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