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中華浸會的浸禮宗原屬英國清教運動獨立派中的一個分支,以加爾文宗的教義為基礎,堅持施洗時行浸水禮,把受浸者全身浸入水中。20世紀,全世界浸禮宗信徒約有3200多萬,其中90%以上在美國。美國浸禮宗分為南、北兩派兩個差會:美國北方的稱浸禮會,道光十六年傳入中國,主要在沿海各省及西南一帶;美國南方的稱浸信會,道光二十六年傳入中國,主要在廣東、廣西、江蘇山東一帶。浸會雖有南北之分,但許多事業還是合辦的。

發展歷史

道光二十七年八月(1847年9月)美國浸會差會派傳教士晏馬太夫婦抵達上海,浸信會傳入上海。同年又有托弼、叔未士夫婦來上海。十月(11月),6位傳教士加上從廣州來的2位中國人(楊慶和黃先生)共8人組建了上海第一個浸信會教會,也是華東第一個浸會,稱老北門第一浸會堂。

咸豐十年以前,老北門第一浸會堂每周有多次禮拜,赴會者雖然很多,但受浸者僅20餘人。其中有一位教傳教士華語的黃品三受浸後,同治五年(1866年)被按立為牧師。咸豐三年到同治九年的近20年間,上海浸信會的傳教士主要是晏馬太夫婦。咸豐三年小刀會起義,晏馬太在不能開展傳教的情況下,編寫滬語字典,供後來的傳教士學習上海話作參考。

同治十二年晏馬太任美國駐滬副領事。光緒十二年(1886年)萬應遠、梅林兩對傳教士夫婦來華。光緒十四年晏馬太去世,他譯成的上海土白語《新約聖經》出版。光緒二十六年秋,萬應遠等向差會申請設禮拜堂於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底,名懷恩堂,為滬上第二浸會堂。民國14年在閘北浸會莊內建新堂懷施堂,主要供明強中學、晏摩氏女中兩校師生禮拜。當時有6萬多粵籍人在上海經商,因語言隔閡無法聽道。民國9年在白保羅路(今新鄉路)建成廣東旅滬浸信會堂,專門用粵語講道。民國23年趙晉卿在法華鎮購地建懷本堂。民國36年為紀念晏馬太來滬100年,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茂名北路籌建期恩堂,取其逢百為期之意。

19世紀末,美國北浸會差會來到上海,光緒二十九年在小東門成立真神堂教會,信徒多為浙江寧波、舟山、紹興來滬經商者,不久在虹口塘沽路購屋,取名真神堂。民國9年,真神堂一部分信徒從中分離出來,另借北四川路神愛館成立滬北浸會堂。民國14年,滬北浸會堂在寶山路購地自建新堂,但連遭兩次戰火洗劫,後一直借青年會籌備處作禮拜。

光緒七年,南浸會(浸信會)通過鄉村布道,成立崑山、蘇州等教會,又開闢無錫教區,再延伸到鎮江、揚州。道光二十七年至民國26年的90年中浸信會由1個總站(上海)增闢蘇州(建於光緒九年)、鎮江(建於光緒九年)、揚州(建於光緒十七年)、無錫(建於光緒十八年)、崑山(建於民國23年)5個總站。

民國14年浸信會成立議會,由牧師、執事、書記、司庫及各部部長組成。執事分值年執事和終身執事兩種。

南、北浸會在上海合辦了一所大學,占地165畝。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1906年1月)先成立神道浸會學院,萬應遠任神道學院第一任院長。宣統元年一月二十日(1909年2月10日)浸會大學也正式開學,民國4年命名滬江大學。早年浸信會辦的明強中學和晏摩氏女子中學,民國9年遷到閘北浸會莊。又在老北門辦進德女中,並專門為粵籍學生辦了1所崇德女中,後高中部在茂名北路。

南、北浸會還合辦中華浸會書局。民國21年,上海真光大樓落成,樓高8層,設有浸信會出版社及其他辦公室,出版《真光》月刊和其他教會書籍。

傳教士

傳教士亦作宣教師或宣教士(英語:Missionary),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會到處傳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傳教士來擴散它的影響,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雖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傳教士,一般傳教士這個詞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實際上佛教是最早大規模傳教的宗教,沿着絲綢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語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遠方傳教的人,漢語也譯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詞則指在人群中進行講道的傳道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