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姚乃禮,朱建貴,高榮林 編,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書,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賦形、知識的寶庫、智慧[1]的結晶,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顯示其文明的標誌。讀書,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的昭示、職責的要求,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走向偉大復興的證明[2]。
內容簡介
《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第2版)》是中醫鑑別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症狀鑑別診斷」,就是運用中醫的基本理論和辯證方法,對「症狀」進行分析;分析同一症狀在不同「證侯」中出現時的特點,以及同一症狀可能在哪些證侯中出現。「症狀鑑別」所講座的內容,是具有同一主症的不同證候間的鑑別;所涉及的問題,是主症相同,證侯卻不相同的鑑別問題,並非討論不同「症狀」間的鑑別,這是應當首先明確的。例如,「舌麻」這一症狀,有「血虎舌麻」、「肝風舌麻」、「痰阻舌麻」等證候,同一舌麻症狀,但證候卻不相同,證候不同的道理是由證候產生的病因病機不同;假使進一步對證候加以研究,則還會了現,其臨床「兼症」亦有不同特點。如:血虎舌麻的特點是舌淡而麻,瘺症有面白萎黃、心悸氣短、脈搏細無力等;肝風舌麻的特點是舌麻而強,兼症有語言不利、或有卒仆、脈弦而細數等;痰阻舌訂的特點是舌麻而苔厚膩,兼症有頭眩、脈滑等。
臨床鑑別時,不同證候就無法進行鑑別。因此,分析以該症狀為主症的病因病機時,一定要結合與主症同時存在的「兼症」,共同綜合進行考慮,不可孤立地去分析症狀和病機。因為沒有兼症的存在,也就無法認識主症,如同事物若與其周圍事物割斷了聯繫,就無法進行比較一樣,這就談不上鑑別。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正是總結了同一主症在不同證候中出現時的規律,提示了它產生的病因病機,特別是從外部表象(兼症)示人以要點,更方便於臨床醫生以掌握。這種主症相同的證候間的鑑別規律,就是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的鮮明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