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兩袖清風(漢語成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語成語
圖片來自 蘇沫西

兩袖清風[liǎng xiù qīng fēng]

兩袖清風(拼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兩袖清風原指兩袖迎風而起,飄飄揚揚的姿態。後多用於比喻做官的時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風之外,別無所有。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兩袖清風
  • 拼 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注音字母:ㄌㄧㄤˇ ㄒㄧㄨˋ ㄑㄧㄥ ㄈㄥ
  • 出 處: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

衍生典故:明·于謙《入京詩》:「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兩袖清風」。

成語故事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 ,浙江錢塘人,二十四歲中進士,不久做了監察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間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賞識他。于謙被破格提升為河南、山西巡撫後,衣食住行仍很儉樸。

明英宗九歲即位,宦官王振專權。他以權謀私,是一個貪得無厭的貪官。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于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

于謙笑着舉起兩袖風趣地說:「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並作詩一首:「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絹帕、蘑菇、線香都是他任職之地的特產。于謙在詩中說,這類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徵調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禍殃了。他在詩中表明自己的態度:我進京什麼也不帶,只有兩袖清風朝見天子。詩中的閭閻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為民間、老百姓。

成語寓意

于謙每次進京,不屑於行賄而是兩袖清風,光名正大地去奏事,堪稱清廉為官的楷模。那些送奇珍異寶給王振的官吏,只會「肥」了自己,「瘦」了百姓。「吃、拿、卡、要,打官腔」是官僚主義和消極腐敗的具體表現,不可不除。成語告訴人們,為官者只有像于謙一樣兩袖清風,思人民之所想,給人民之所需,才能當好人民的公僕,要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兩袖清風」原指兩袖迎風而起,飄飄揚揚的姿態。後多用於比喻做官的時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風之外,別無所有。

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運用示例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只是那賠修的官項,計須五千餘金,後任工員催逼得又緊,老爺兩袖清風,一時那裡交得上。
  •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幾十年的官,依然是兩袖清風。

成語辨析

兩袖清風—廉潔奉公:「兩袖清風」與「廉潔奉公」意義相近,兩者皆有清廉做官的意思;區別在於「兩袖清風」側重於沒有財產,一無所有;「廉潔奉公」則是側重於廉潔不貪污,忠誠的奉行公事。

兩袖清風的例句:

1、一身正氣敢碰硬,兩袖清風不染塵。

2、太老師一生誨人不倦,雖然兩袖清風,卻怡然自得悠遊書海

3、他為官一塵不染,所以至今仍是兩袖清風。

4、擔任公職的要是能兩袖清風,一介不取,自能心安理得俯仰無愧

5、一心為公自會寵辱不驚,兩袖清風始能正氣凜然

6、此人個性高潔,從政多年,依然兩袖清風,可真是一塵不染。

7、一身正氣,求真求實求真理;兩袖清風,為黨為國為人民

8、一身正氣人品如山,克勤克儉兩袖清風,胸懷似水任勞任怨

9、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

10、慎言慎行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兩袖清風。

11、王市長任內,奉公守法,兩袖清風,值得敬佩。

12、於是兩袖清風的我決定從小事情做起。 [2]

兩袖清風的成語接龍:

兩袖清風 > 風風雨雨 > 雨過天晴 > 晴雲秋月 > 月黑風高 > 高高在上 > 上下其手 > 手疾眼快 > 快馬加鞭 > 鞭長莫及 > 及第成名 > 名公巨人 > 人面獸心 > 心神不寧 > 寧戚叩牛 > 牛頭馬面 > 面黃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雲駕霧 > 霧慘雲愁 > 愁雲慘霧 > 霧閣雲窗 > 窗明几淨 > 淨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