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株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兩株樹》是中國作家周作人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草木蟲魚之三
我對於植物比動物還要喜歡,原因是因為我懶,不高興為了區區視聽之娛一日三餐地去飼養照顧,而且我也有點相信「鳥身自力主」的迂論,覺得把他們活物拿來做囚徒當奚奴,不是什麼愉快的事,若是草木便沒有這些麻煩,讓它們直站在那裡便好,不但並不感到不自由,並且還真是生了根地不肯再動一動哩。但是要看樹木花草也不必一定種在自己的家裡,關起門來獨賞,讓它們在野外路旁,或是在人家粉牆之內也並不妨,只要我偶然經過時能夠看見兩三眼,也就覺得欣然,很是滿足的了。
樹木裡邊我所喜歡的第一種是白楊。小時候讀古詩十九首,讀過「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之句,但在南方終未見過白楊,後來在北京才初次看見。謝在杭著《五雜組》中云:
「古人墓樹多植梧楸,南人多種松柏,北人多種白楊。白楊即青楊也,其樹皮白如梧桐,葉似冬青,微風擊之輒淅瀝有聲,故百詩云,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予一日宿鄒縣驛館中,甫就枕即聞雨聲,竟夕不絕,侍兒曰,雨矣。予訝之曰,豈有競夜雨而無檐溜者?質明視之,乃青楊樹也。南方絕無此樹。」
《本草綱目》卷三五下引陳藏器曰,「白楊北土極多,人種墟墓間,樹大皮白,其無風自動者乃楊移,非白楊也。」又寇宗1雲,「風才至,葉如大雨聲,謂無風自動則無此事,但風微時其葉孤極處則往往獨搖,以其蒂長葉重大,勢使然也。」王象晉《群芳譜》則雲楊有二種,一白楊,一青楊,白楊蒂長兩兩相對,遇風則籟籟有聲,人多植之墳墓間,由此可知白楊與青楊本自有別,但「無風自動」一節卻是相同。在史書中關於白楊有這樣的兩件故事:
《南史》蕭惠開傳,「惠開為少府,不得志,寺內齋前花草甚美,悉剷除,別植白楊。」
《唐書》契1何力傳,「龍翔中司稼少卿梁修仁新作大明宮,植白楊於庭,示何力曰,此木易成,不數年可芘。何力不答,但誦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之句,修仁驚悟,更植以桐。」
這樣看來,似乎大家對於白楊都沒有什麼好感。為什麼呢,這個理由我不大說得清楚,或者因為它老是籟籟的動的緣故罷。聽說蘇格蘭地方有一種傳說,那蘇受難時所用的十字架是用白楊木做的,所以白楊自此以後就永遠在發抖,大約是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但是做釘的鐵卻似乎不曾因此有什麼罪,黑鐵這件東西在法術上述總有點位置的,不知何以這樣地有幸有不幸。(但吾鄉結婚時忌見鐵,凡門窗上鉸鏈等悉用紅紙糊蓋,又似別有緣故。)我承認白楊種在墟墓間的確很好看,然而種在齋前又何嘗不好,它那瑟瑟的響聲第一有意思。我在前面的院子裡種了一棵,每逢夏秋有客來齋夜話的時候,忽聞淅瀝聲,多疑是雨下,推戶出視,這是別種樹所沒有的佳處。梁少卿怕白楊的蕭蕭改植梧桐,其實梧桐也何嘗一定吉祥,假如要講述信的話,吾鄉有一句俗諺雲,「梧桐大如斗,主人搬家走」,所以就是別莊花園裡也很少種梧桐的。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梧桐的枝幹和葉子真好看,且不提那一葉落知天下秋的興趣了。在我們的後院裡卻有一棵,不知已經有若干年了,我至今看了它十多年,樹幹還遠不到五合的粗,看它大有黃楊木的神氣,雖不厄閏也總長得十分緩慢呢。──因此我想到避忌梧桐大約只是南方的事,在北方或者並沒有這句俗諺,在這裡梧桐想要如斗大恐怕不是容易的事罷。
第二種樹乃是烏柏,這正與白楊相反,似乎只生長於東南,北方很少見。陸龜蒙詩云,「行歇每依鴉舅影」,陸游詩云,「烏柏赤于楓,園林二月中」,又雲,「烏柏新添落葉紅」,都是江浙鄉村的景象。「齊民要術》卷十列「五穀果1菜茹非中國物產者」,下注云「聊以存其名目,記其怪異耳,愛及山澤草木任食非人力所種者,悉附於此」,其中有烏桕一項,《引玄中記》雲,荊陽有烏臼,其實如雞頭,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豬脂。《群芳譜》言,「江浙之人,凡高山大道溪邊宅畔無不種」,此外則江西安徽蓋亦多有之。關於它的名字,李時珍說,「烏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日,其木老則根下下黑爛成臼,故得此名。」我想這或曰恐太迂曲,此樹又名鴉舅,或者與烏不無關係,鄉間冬天賣野味有桕子1(讀如呆鳥字),是道墟地方名物,此物殆是烏類乎,但是其味頗佳,平常所謂胃肉幾乎便指此1也。
柏樹的特色第一在葉,第二在實。放翁生長稽山鏡水間,所以詩中常常說及桕葉,便是那唐朝的張繼寒山寺詩所云江楓漁火對愁眠,也是在說這種紅葉。王端履著《重論文齋筆錄》卷九論及此詩,注云,「江南臨水多植烏桕,秋葉飽霜,鮮紅可愛,詩人類指為楓,不知楓生山中,性最惡濕,不能種之江畔也。此詩江楓二字亦未免誤認耳。」范寅在《越諺》卷中桕樹項下說,「十月葉丹,即楓,其子可榨油,農皆植田邊」,就把兩者誤合為一。羅逸長《青山記雲》,「山之麓朱村,蓋考亭之祖居也,自此倚石嘯歌,松風上下,遙望木葉着霜如渥丹,始見怪以為紅花,久之知為烏桕樹也。」《蓬窗續錄》雲,「陸子淵《豫章錄》言,饒信間柏樹冬初葉落,結予放蠟,每顆作十字裂,一叢有數顆,望之若梅花初綻,枝柯詰曲,多在野水亂石間,遠近成林,真可作畫。此與柿樹俱稱美蔭,園圃植之最宜。」這兩節很能寫出桕樹之美,它的特色仿佛可以說是中國畫的,不過此種景色自從我離了水鄉的故國已經有三十年不曾看見了。
柏樹子有極大的用處,可以榨油制燭。《越諺》卷中蠟燭條下注曰,「卷芯草干,熬桕油拖蘸成燭,加蠟為皮,蓋紫草汁則紅。」汪曰楨著《湖雅》卷八中說得更是詳細:
「中置燭心,外裹烏桕子油,又以紫草染蠟蓋之,曰桕油燭。用棉花子油者曰青油燭,用牛羊油者曰葷燭。湖俗祀神祭先必燃兩炬,皆用紅桕燭。婚嫁用之曰喜燭,綴蠟花者曰花燭,祝壽所用曰壽燭,喪家則用綠燭或白燭,亦桕燭也。」
日本寺島安良編《和漢三才圖去》五八引《本草綱目》語云,《燭有蜜蠟燭蟲蠟燭牛脂燭桕油燭」,後加案語日: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壽,又名周奎綬,後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