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視域中的洛陽石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絲綢之路視域中的洛陽石刻》,張乃翥,張成渝 著,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是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1]上海編輯所。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11月,1958年3月,與中華書局上海辦事處合併改組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成為上海地區整理出版古籍[2]的專業機構。1978年1月改為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35萬字篇幅和101幅圖版,介紹和研究了洛陽地區發現和出土的域外文化情調「密體意致」的美術作品,包括男女胡人形象、含綬鳥、雉尾龍、獅子紋、翼獅紋、翼馬紋、鷹首異獸紋、斑豹紋、麋鹿、六牙白象、角馬、黃羊、狐狸、野豬、松鼠、兔、蒼鷹、灰雁、鴛鴦、鶴等各式禽鳥和中國傳統的美術題材「四神」、「十二生肖」等等諸種。從洛陽出土胡人墓誌闡述了自漢晉至宋代粟特移民和文化傳播融合。討論了中古中原王朝對邊疆政治的經略。
作者介紹
張乃翥,男,漢族,河南省洛陽市人。1946年6月生,1981年洛陽大學中文系畢業,副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員,中國唐史學會會員,中國海外交通史學會會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1984年至今於龍門石窟研究院從事文物研究工作。30年來在海內外發表學術文稿100餘篇,曾應邀赴新加坡、韓國、意大利、奧地利、俄羅斯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講學。
張成渝 女,漢族,河南省洛陽市人,1976年生。理學博士,比利時根特大學博士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遺產的價值認定,世界遺產保護,文化遺產展示。曾作爲項目參與人,承擔、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管理制度改革」研究。作爲項目主持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中國遺產保護實踐的原真性與完整性研究」項目研究。主要學術成果:1. 謝凝高主持,張成渝組稿、編撰,《世界遺產相關文件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 與張乃翥共著:《洛陽與絲綢之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其餘譯著、論文3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