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嶽廟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嶽廟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東嶽廟鄉

所屬地區: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

東嶽廟鄉(已撤銷),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轄鄉,地處漢壽縣西南部,東臨三和鄉,南接桃江縣三堂街鎮,西與豐家鋪鎮朱家鋪鎮交界,北抵岩嘴鄉,東北與太子廟鎮接壤。鄉人民政府距縣城24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5千米,總面積65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東嶽廟鄉轄區總人口23774人。 1956年5月,設東嶽廟鄉,駐東嶽廟。1958年9月,併入朱家鋪公社。1961年10月,析置東嶽廟公社。1984年2月,公社改鄉。 2015年12月,撤銷東嶽廟鄉,將原豐家鋪鄉、東嶽廟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豐家鋪鎮。 截至2015年9月,東嶽廟鄉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龍金社區。 東嶽廟鄉是漢壽縣糧食、油茶和黃金生產基地。2011年,東嶽廟鄉農業總產值8497萬元,農業增加值占區域生產總值的47.5%;農民人均純收入6338元。工業總產值4509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90萬元,比上年增長9.5%,占區域生產總值的25.2%。財政總收入736.4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5萬元,比上年增長13.5%。 [1]

位置境域

東嶽廟鄉地處漢壽縣西南邊陲,東臨三和鄉,南接桃江縣三堂街鎮,西與豐家鋪鎮朱家鋪鎮交界,北抵岩嘴鄉,東北與太子廟鎮接壤。鄉人民政府距縣城24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5千米,總面積6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58.5平方千米.占90%;水域6.5平方千米,占10%。

地形地貌

東嶽廟鄉地處雪峰山余脈,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微傾斜。境內最高點位於金牛山,海拔344.5米;最低點位於東流沖,海拔125米。

氣候

東嶽廟鄉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區,平均氣溫為18.1℃,年均總降水量為1465.1毫米,年均雨日157天,年均日照總時數為1545.0小時,年均日照百分率為35%。

水文

東嶽廟鄉境內河道屬沅水水系,主要有浪河、荊竹界2條溪河。其中浪河由豐家鋪鄉入境,流經李家、燕窩、高岩3村;荊竹界溪流經荊竹、團坪、潘橋等8個村。2條溪河境內流長24.8千米。

自然災害

東嶽廟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風災。

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東嶽廟鄉主要礦產資源為黃金、岩石。盛產楠竹、林木、油茶。 截至2011年末,東嶽廟鄉耕地面積21539畝,人均0.9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東嶽廟鄉轄區總人口2377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14人,城鎮化率4.7%。另有流動人口58人。總人口中.男性12541人,占52.7%;女性11233人,占47.3%;14歲以下3811人,占16%;15~64歲16869人,占71%;65歲以上的3094人,占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占96.2%;有回、維吾爾、苗等少數民族,占3.8%。2011年,人口出生率13.9‰,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7.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66人。

經濟

2006末年,東嶽廟鄉生產總值16460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2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88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60萬元,農民人均所得3817元。 2011年,東嶽廟鄉農業總產值8497萬元,農業增加值占區域生產總值的47.5%;農民人均純收入6338元。工業總產值4509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90萬元,比上年增長9.5%,占區域生產總值的25.2%。財政總收入736.4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5萬元,比上年增長13.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5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