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山風動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山風動石

東山風動石福建省漳州市東山島,以奇、險、懸而居全國60多塊風動石之最,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它是東山島的標誌性景觀。[1]

中文名稱: 東山風動石

外文名稱: Dongshan FengDongShi

地理位置: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島

著名景點: 風動石

地理位置

東山風動石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福建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其中東山風動石在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東南隅岣嶁山東麓,塔嶼在銅陵鎮東側。以風動石為中心,加上銅山古城、塔嶼和西面的九仙頂、南面的馬鑾灣,構成獨特完整的旅遊景區。

風動石簡介

風動石自古聞名,早在明代張岱的《夜航船·荒唐部》里就有記載:「漳州鶴鳴山上,有石高五丈,圍一十八丈,天生大盤石閣之,風來則動,名風動石。」

其奇妙之處就在於它前後左右重量平衡極佳,大風吹來時,石體左右晃動,但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會再動了,故稱風動石。

石為花崗岩石質,高4.37米,寬4.57米,長4.69米,重約200噸。人力也能晃動風動石。如果找來瓦片置於石下,選擇適當的位置,一個人就能把這碩大的奇石輕輕搖動起來。此時,瓦片「咯咯」作響,頃刻化為齏粉。

正可觀其偉,側可觀其奇,背可觀其險。從背面看,狀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傾的石盤上,巨大的石球,懸空而立,搖搖欲墜,令人心怵;從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圓弧形,貼石盤處尖端僅數寸,懸空斜立,狂風吹來,搖晃不定。[2]

石體正面,有明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等人所題「銅山風動石」大字,筆力雄渾遒勁。在風動石前的一塊方石碑上刻有明朝督撫程朝京的詩:「造化原來一隻丸,東封幽谷萬層巒,天風吹向關中墜,海飈還得逐勢轉。五丁欲舉難為力,一卒微排不飽餐。鬼神呵護誰能測,動靜機宜在此觀。」

風動石難解之謎

1918年2月13日,東山島發生7.5級地震,山石滾落,屋倒人亡,可風動石卻安然無恙。

「七七事變」後,日軍企圖搬走風動石,日艦「太和丸」用鋼絲索繫於風動石上,開足馬力,可多條鋼絲索被拉斷了,風動石卻紋絲未動,最後日軍只得放棄這一企圖。

風動石歷經滄桑,依然斜立如故。這塊奇石是怎樣形成的呢?至今是個難解的謎。

景區景觀

附近的銅山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東、南、北三面臨海,西面直達九仙頂,因依傍銅缽、東山兩個村莊,故各取一字名之。城牆為花崗石砌成,長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個垛口,東西南北各有城門,西南二處建有城樓,為環山臨海的水寨。

城東門外海濱有天然石洞,洞長15米,寬約5米,有清泉甘美,大旱不干,壁上鐫「靈液」石匾,稱「虎崆滴玉」。城最高處九仙頂有「人世仙境」、「海天一色」、「宦海恩波」、「三島春秋」等摩崖題刻20多處。一塊刻有「瑤台仙嶠」的巨石是當年戚繼光鄭成功的水操台。

塔嶼,又名東門嶼,與銅陵鎮相隔800米海域,因山頂有一座文峰塔而得名。整個島呈「工」字形,面積80.5公頃,與溫州江心嶼廈門鼓浪嶼台灣蘭嶼並稱中國四大名嶼。島上礁石嶙峋,千姿百態。南端澳角海面有龍、虎、獅、象四嶼,造型生動逼真。文峰塔為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建巡海道蔡潮所建,塔身7層,高32米,座圍14米,塔頂由兩塊圓圓的大石塊相疊而成,是航海的標誌。

塔嶼上有兩個石洞。其中雲山石室是黃道周的讀書處,洞外鐫有黃道周少年時手書的「雲山石室」4個大字。洞邊有清代巡撫潘思渠立的碑坊,橫刻「黃石齋先生讀書處」,背鐫「仰止高山」;鷹石洞在石室對面,鷹嘴岩下,洞口上有塊巨石如雄鷹頂立,上鐫「石齋」二字,是黃道周臥室。

《明史》記載:「道周學貫古今,所至者雲集,銅山在孤島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臥其中,故學者稱為石齋先生。」明東閣大學士林釺題詩於室內:「洞門六六鎖煙霞,碧水丹山第一家,夜半寒泉流幽月,曉天清露滴松花。」洞室周圍有石刻多處,以書法家關雲成中心張庭楨合題的「海濱鄒魯」、「黃道周筆書」、「石磐」最為著名。

視頻

東山風動石景區

(航拍)東山島風動石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參考來源

  1. 福建 漳州 風動石,美篇網,2018-02-22
  2. 風動石旅遊攻略, 慧擇保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