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坡在惠州窘於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七首

東坡在惠州窘於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七首

來自 淘名人 的圖片

作品名稱: 東坡在惠州窘於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七首

創作年代:南宋朝代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趙蕃

東坡在惠州窘於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七首南宋中期著名詩人趙蕃的作品。

趙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趙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詩人,他和當時居住在上饒的韓淲 (號澗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齊名,號稱「上饒二泉」,同為江西詩派的殿軍人物。[1]

目錄

正文

故鄉墮渺茫,乃此窮山依。 力業睏乏資,蕭颯如秋暉。 人生初無根,歲月著翼飛。 更堪幾寒暑,蔓劃真同歸。 與懷死後名,不補身前飢。 已矣勿多譚,寧能置深悲。

淵明生亂世,何意爭鶴軒。 念軒非一日,寓說因田園。 不嗟瓶儲空,寧嘆灶絕煙。 聲名向千載,誰得加磨研。 孟軻論尚友,我亦佩此言。 古人未易誣,今代無茲賢。

誰雲鍾期死,伯牙遂忘琴。 淵明出晉宋,東坡作知音。 究其出處間,岨峿緣直尋。 和詩固亡恙,端若一手斟。 我時誦其集,危坐常加欽。 緬懷兩先生,千古同此心。

四皓逃商山,下視衣褐婁。 不知建成客,孰與封君酬。 夷齊古逸民,食粟猶恥周。 何曾墮人計,圖安卒成憂。 不然靖節翁,那與沮溺儔。 顧於一日間,無羨斯無求。

去年迫重九,倦遊正長干。 稅駕僧屋古,無從借船官。 今年山中居,朝暮無續餐。 朔身謾九尺,何時辭餒寒。 貨殖賜何有,簞瓢未臞顏。 因知昔人意,道勝貧非關。

閒居起常早,倦巾首如蓬。 偶繙西都書,意外文字工。 清名誰為高,凜凜惟楚龔。 當時豈無人,罕與二子同。 乃知土生世,不貴侯籍通。 九原如可作,何憚執鞭從。

昔在龐德公,有足不入州。 鸞鳳自有志,燕雀安可儔。 乃知金石堅,不逐萬物流。 當時天下事,固為長者憂。 未易一木支,殺身何能酬。 令人為短氣,哀哉融與修。[2]

作者簡介

趙蕃(詩人,學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南渡後僑居信州玉山(今屬江西)。生於宋高宗紹興十三年,卒於理宗紹定二年,年八十七歲。早歲從劉清之學,以曾祖暘致仕恩補州文學,調浮梁尉、連江主簿,皆不赴。為太和主簿,調辰州司理參軍,因與知州爭獄罷。時清之知衡州,求為監安仁贍軍酒庫以卒業,至衡而清之罷,遂從之歸。後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猶問學於朱熹。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諡文節。蕃詩宗黃庭堅,與韓淲(澗泉)有二泉先生之稱。著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詩四卷)。事見《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趙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趙蕃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簡稱殿本)、《水永大典》殘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二十七卷。

趙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詩人,他和當時居住在上饒的韓淲 (號澗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齊名,號稱「上饒二泉」,同為江西詩派的殿軍人物。當時著名學者、弋陽人謝枋得曾提到,江西詩派傳至「二泉」,隆昌極致,但此二人死後,江西詩派的氣脈也因此而斷絕,風華不再。  靖康之變後,居信州玉山(今屬江西)。師從劉清之,曾為太和主簿。後居家三十三年,問學於朱熹,能詩,宗黃庭堅,與韓淲合稱二泉先生。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不久卒。諡文節。《宋史》卷四四五有傳。[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