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周列國故事之蝴蝶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周列國故事之123 蝴蝶夢,東周列國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莊周夢蝶


蘇秦打算利用的那個人叫張儀,他是魏國人,也跟當初的蘇秦一樣,是個窮困潦倒的政客。他求見過魏惠王,魏惠王沒用他。他就帶着家小上楚國去求見楚威王。楚威王也像魏惠王那樣,以為只要找到一個特別有本領的人拜為相國,就能夠把楚國治理得像秦國那樣富強了。張儀還沒到楚國的時候,楚威王早就聽見說有個挺了不起的名人,叫莊周,就打發使者去請他來做相國。


說起莊周來,他也是中國挺出名的一個思想家。他像孔子孟子墨子一樣有不少門生。人們都把莊周稱為莊子。莊子是宋人,因為宋國一部分的土地給楚國兼併了,所以他也算是楚人。他是老子一派的道家的中心人物。他親眼看到列國的君王和貴族只知道你欺我詐地爭權奪利,心裡非常厭惡,尤其反對人們虛偽的行為和「成則為王、敗則為寇」的是非標準。他說:「做了升、斗,量東西,人家連升、斗也偷了去;做了秤,稱東西,人家連秤也偷了去;做了符、做了印,作為憑信,人家連符和印都偷了去;提倡仁義來糾正人們的行為,人家連仁義也偷了去。偷一隻鈎子的,逮住了就定死罪;偷了一個國家的,倒做了諸侯。諸侯家裡有的是仁義!」


莊子因為厭惡列國諸侯和貴族們你欺我詐的行為,就反對虛偽的道德標準,這在亂鬨鬨的時代原來也是對統治者的一種反抗。可是他走上了消極的道路,否定一切,連做人的意義和人類的生存都否定了。他認為人生不過是一場夢。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他變成了一隻蝴蝶,在樹林子裡飛着。他醒來一想:「原來我莊周在夢裡變成了一隻蝴蝶。」這也沒有什麼太奇怪的。可是他幻想起來了:「我到底是莊周吶,還是蝴蝶吶?是莊周在夢裡變成蝴蝶了吶,還是蝴蝶在夢裡變成莊周了吶?反正人生是夢,莊周做夢也好,蝴蝶做夢也好,沒有多大的關係。」這種頹唐的想法使他越來越悲觀了。

他有個朋友叫惠施,宋國人,人們都稱他為惠子。他跟孟子也是同時代人,都見過魏惠王[就是梁惠王]和齊宣王。惠施官運亨通,做了魏惠王的相國。有一次,莊子上魏國去看他。有人對惠施說:「莊子名聲大,本領高,他一來,我說句您不愛聽的話,您這相國的職位可就保不住了。」惠施就害怕了,他下了一道命令,在國內搜查莊周,搜了三天三夜。莊周自己去了,見了惠施,對他說:「南方有種鳥叫鳳凰,你知道嗎?鳳凰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去。累了,不是梧桐樹不停下來;餓了,不是竹實不吃;渴了,不是甘泉不喝。這時候,有隻夜貓子[就是貓頭鷹],抓着一隻腐爛的死耗子,看到鳳凰過來,抬起頭來盯着鳳凰嚷着說:「晦!不准搶我的死耗子!」現在你也抓住魏國來『嗨』我嗎?」惠施紅了臉,向莊子賠了不是。


惠施還請莊子出去玩兒。他們在濠水[在安徽省]橋上走,莊子看到橋下的魚兒從從容容地游來游去,不由得說了聲:「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喜愛辯論,就說:「您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吶?」莊子反問說:「您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吶?」惠施說:「照這麼說來,我不是您,就不能知道您;那麼,同樣的道理,您不是魚,就不能知道魚的快樂。」莊子很正經地說:「要這麼兜來兜去地套着說,誰都沒法知道誰了。我只是說:因為我在橋上自由自在地走,覺得很快樂,就推想到魚在橋下從從容容地游,也一定很快樂。」惠施才沒話說了。


莊子和惠施雖然是朋友,可是究竟因為兩個人思想和脾氣都不一樣,合不到一塊兒去。尤其是惠施做了大官,威風得很。莊子吶,看他越是威風,越瞧不起他。


楚威王只知道莊子很有學問,他可不知道這種學問有什麼用,也不知道莊子的脾氣。他這才派使者帶着一千斤黃金作為禮物去見莊子,請他去做相國。莊子笑着對使者說:「一千斤黃金,這份禮夠重了;一國的相國,這地位夠高了。可是您看見過祭祀用的牛嗎?養了幾年,夠肥了,可以用了。牛身上披着繡花的彩衣,牽到太廟裡去。到了這時候[指宰牛的時候],它想做只小豬,辦得到嗎?」他又對使者說:「禮物請帶回去,別來害我。我寧可做個老百姓在泥土中吃口苦飯過日子。」


莊子一輩子不願意做官。楚威王終究沒能把他請了去。


備註:


《東周列國故事》是200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在淮,以時間為軸縱向編寫,故事獨立成篇,分別講述不同的人物事件,用簡練通俗的語言將歷史事件變得生動鮮活,用畫龍點睛的插圖讓歷史人物變得觸手可及。將春秋戰國前後五百多年的歷史概貌清晰地展現在您眼前。

參考資料 

  1. 蝴蝶夢 兒童故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