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擬鱗葉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亞擬鱗葉蘚 |
中文名:東亞擬鱗葉蘚 學 名:Pseudotaxiphyllum pohliaecarpum (Sull. et Lesq.) Iwats. 界:植物界 綱:蘚綱 目:灰蘚目 科:灰蘚科 屬:擬鱗葉蘚屬 種:東亞擬鱗葉蘚 |
東亞擬鱗葉蘚(dōng yà nǐ lín yè xiǎn),學名:Pseudotaxiphyllum pohliaecarpum (Sull. et Lesq.) Iwats.,異名:Rhynchostegium textorii Isopterygium pohliaecarpum Isopterygium sinense Isopterygium perchlorosum Isopterygium texitorii Hypnum pohliaecarpum ,是灰蘚科、擬鱗葉蘚屬植物。植物體較大,無假鱗毛。葉疏鬆開展,卵圓形,尖端漸尖。雌雄異株。生於海拔600-2350米闊葉林下岩面上、腐殖土上及樹幹上。分布於中國雲南(貢山的獨龍江、高黎貢山、瀘水的片馬丫口、紅河、勐臘的勐侖、滄源的勐懂、巴卡大黑山、耿馬的孟定)等地、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西、廣東、香港、海南及遼寧。 [1]
東亞擬鱗葉蘚形態特徵
植物體較大,淡綠色,通常為紅色或紫紅色,具光澤。無假鱗毛。
葉疏鬆開展,卵圓形,尖端漸尖,長1.0-1.5毫米,寬0.4-0.5毫米;葉邊緣上部具細齒;
無中肋或短2條,或偶見單中肋。葉中部細胞狹長形,長80-100微米,寬4-6微米,薄壁,葉尖細胞較短,菱形或長圓狀菱形;
葉基細胞長方形或近狹長形,長40-50微米,寬4.5-7.0微米,多少為厚壁;角細胞不分化。雌雄異株。內雌苞葉具長尖,長約1.8毫米。
蒴柄長15-20毫米,紅褐色。孢蒴平列,長1.5-1.8毫米,寬0.7-0.8毫米,具較長台部,褐色。蒴齒雙層:外齒層齒片長約0.45毫米;[2]
齒毛2-3枚,比齒片長。蒴蓋長0.5-0.6毫米。孢子直徑9-13微米。在葉腋着生有成簇的無性芽,無性芽麻光狀捲曲,長0.35-0.7毫米,寬約25微米,在頂端有2-4個凸尖。[3]
東亞擬鱗葉蘚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貢山的獨龍江、高黎貢山、瀘水的片馬丫口、紅河、勐臘的勐侖、滄源的勐懂、巴卡大黑山、耿馬的孟定)等地、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西、廣東、香港、海南及遼寧。[4]
日本、越南及老撾也有分布;生於海拔600-2350米闊葉林下岩面上、腐殖土上及樹幹上。
分類列表
以下是初步整理的擬鱗葉蘚屬的屬內分類系統。其中的種列表尚不完全,有待完善。
1. 爪哇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arquifolium (Bosch & Sande Lac.) Z. Iwats.
2. 密葉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densum (Cardot) Z. Iwats.
3. 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elegans Z. Iwats.
4. 彎葉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fauriei Z. Iwats.
5. 東亞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pohliaecarpum (Sull. & Lesq.) Z. Iwats.
參考來源
- ↑ 東亞擬鱗葉蘚, 植物智, 2020-01-18
- ↑ 東亞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pohliaecarpum 植物智 >> 苔蘚植物門 Bryophyta >> 灰蘚科 Hypnaceae >> 密葉擬鱗葉蘚屬 Pseudotaxiphyllum東亞擬鱗葉蘚(dōng yà nǐ lín yè xiǎn)...
- ↑ 暴力苔蘚圖鑑】東亞擬鱗葉蘚 2016年12月11日 東亞擬鱗葉蘚 分類:蘚類 植株高:1~2cm 生長場所:林下樹基、岩石或地上 學名:Pseudotaxiphyllum pohliaecarpum (Sull. et Lesq.) Iwats...
- ↑ 擬鱗葉蘚屬 - 多識植物百科 2020年4月29日 3. 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elegans Z. Iwats. 4. 彎葉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fauriei Z. Iwats. 5. 東亞擬鱗葉蘚 Pseudotaxiphyllum poh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