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蘚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叢蘚科:高0.5~8厘米,色澤多暗綠、鮮綠或黃綠色,稀呈紅棕色,不分枝或稀少分枝。葉披針形、卵披針形或闊舌形,乾燥時多捲曲;葉邊全緣或具齒。
特徵
植物體多直立而密集成叢或墊狀生長。高0.5~8厘米,色澤多暗綠、鮮綠或黃綠色,稀呈紅棕色,不分枝或稀少分枝。葉披針形、卵披針形或闊舌形,乾燥時多捲曲;葉邊全緣或具齒,有時背卷或內卷。葉細胞圓卵形、方形或稀呈不規則形,多具粗疣或馬蹄狀疣,稀平滑。孢蒴卵形,橢圓形或圓柱形;無蒴齒或具單層蒴齒,齒片多狹披針形,常具粗疣,直立或旋扭。[1]
染色體數多為n=13,26及其衍生數;泛生牆蘚n=60,為苔蘚植物中染色體的最高數。有75屬和1380種。多見於北半球,少數屬種亦分布南半球。中國有34屬和100餘種。
習性
喜着生在向陽多鹼性林地、土壁、岩面及牆上。在極乾燥的場所常生長具白毛尖、葉邊捲曲的屬種。該科部分植物較耐干寒,分布海拔可達3000~5000米以上的地區。 該科植物土生牆蘚和對齒蘚的化石已發現於11000年前美國緬因州的地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