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丘陵老鸛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丘陵老鸛草

中文學名:丘陵老鸛草

拉丁學名:Geranium collinum

Stephan ex Willd.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牻牛兒苗目

科:牻牛兒苗科

屬:老鸛草屬

種:丘陵老鸛草

丘陵老鸛草(學名: Geranium collinum Stephan ex Willd.)為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的植物。分布於西亞中亞中歐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2,2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常生于山地森林草甸、亞高山以及高山。 [1]

丘陵老鸛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根莖短粗,稍木質化,斜生,具多數稍肥厚的纖維狀根。莖叢生,直立或基部仰臥,被倒向短柔毛,上部1-2次假二叉狀分枝。

葉基生和莖上對生;托葉披針形,長8-15毫米;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柄長為葉片的3-4倍,向上葉柄漸短,被短柔毛或有時混生星散腺毛;葉片五角形或基生葉近圓形,長4-5厘米,寬5-7厘米,掌狀5-7深裂近莖部,裂片菱形,下部楔形、全緣,上部羽狀淺裂至深裂,下部小裂片常具數齒,齒端急尖,表面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僅沿脈被短柔毛。

花序腋生和頂生,長於葉,總花梗密被短柔毛和腺毛,每梗具2花;苞片鑽狀披針形,長5-7毫米,外被短柔毛;花梗與總花梗相似,長與花相等或為花的2倍;萼片橢圓狀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0-12毫米,寬4-5毫米,先端具長2毫米的尖頭,外被短柔毛和腺毛;花冠淡紫紅色,具深紫色脈紋,開展近輻射狀,花瓣倒卵形,長18-20毫米,寬12-14毫米,先端鈍圓,基部鍥形,基部兩側和蜜腺被簇生狀毛;

雄蕊與萼片近等長,花葯棕褐色,花絲下部擴展,中部以下具緣毛;雌蕊稍長於雄蕊,密被短柔毛,花柱分枝深褐色,長約2毫米,蒴果長30-35毫米,被短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2]

Geranium collinum Steph. ex Willd. Sp. Pl. 3:705. 1800; R. Knu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53. 4 (129): 185. 1912; Bobr. in Schischk. et Bobr, Fl. URSS 14: 43. 1949.——G. saxatile Kar. et Kir. in Bull. Soc. Nat. Mosc. 15: 177. 1824; Bobr. in Schischk. et Bobr. Fl. URSS 14: 44. 1949.

丘陵老鸛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 200-3 500米的山地森林草甸和亞高山或高山。

丘陵老鸛草分布範圍

分布於新疆。廣布於中歐西亞中亞。採收和儲藏:秋季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丘陵老鸛草本種提示

著者在查閱了大量的新疆地區標本和野外觀察後,認為 G. saxatile kir. et kir. 確為旱生環境和石質坡地的莖短縮類型或莖發育不良,完全是環境影響的生長變化,不能作為獨立種處理。在蘇聯植物志1-30卷(1974)的補充和改錯中已糾正。

參考來源

  1. 丘陵老鸛草,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國植物志》 第43(1)卷 (1998) >> 056頁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