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醜奴兒慢/採桑子慢 雙清樓

《醜奴兒慢/採桑子慢 雙清樓》

作品名稱: 《醜奴兒慢/採桑子慢 雙清樓》

創作年代: 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吳文英

別名:詞中李商隱、吳夢窗

《醜奴兒慢/採桑子慢 雙清樓》南宋詩人吳文英的詩。[1]

在詞的創作上,吳文英主要師承周邦彥,重視格律,重視聲情,講究修辭,善於用典。沈義父曾把他的詞法概括為四點:一是協律;二是求雅;三是琢字煉文,含蓄不露;四是力求柔婉,反對狂放。但在表現手法上,"夢窗詞"具有打破傳統的層次結構方式、轉換自由、跳躍性強、現實與想象雜糅的特點。[2]這種超常的想象力和幻化的手段,為吳文英所獨擅。

吳文英的創作維護了詞之陰柔婉曲、含蓄蘊藉、要眇宜修的本質特性, 豐富了詞體藝術的技巧,為其後的婉約詞樹立了又一種榜樣,在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目錄

詩詞正文

作品賞析

南宋時,西子湖以「銷金鍋子」著稱,所以成為文人墨客們觴詠流連之地。吳文英即為其中之一。對此,鄭思肖《玉田詞題辭》中曾有「互相鼓吹春聲於繁華世界,能令後三十年西湖繡山水猶生清響」的描述。可惜的是大好湖山,就在這迴腸盪氣的玉簫聲里被無情地斷送了。

吳夢窗的這首《醜奴兒慢》是較有深刻的思想性並有高度藝術成就的一闋 。這裡 ,不僅給西湖作了嬌艷的寫照,而且也反映了當時許多人醉生夢死的生活 。上片,從雨後風光寫起:空濛的雨絲剛剛收斂,涼風輕吹,蕩漾得簾花波影,晴光撩亂。這一如詩如畫的美景,已極濃麗。再以西子梳妝樓上,青鸞舞鏡作比擬 ,更憑添了諸多異樣藻彩 。

西子比西湖的山水 ,青鸞舞鏡比西湖,是比中之比。上面用了濃筆,「潤逼風襟,滿湖山色入闌干」二句,換用淡筆。它不僅將上文所渲染的雨氣山光,一語點醒,而且不經意地透示披襟倚闌 ,此中有人。「天虛鳴籟,雲多易雨 ,長帶秋寒」三句,凝鍊細膩,寫的是陰雨時節,給人以秋寒的感覺。下片擴展到隔江相望的對岸,以低鬟越女比擬隱約可見的隔江山翠。

接着把自己所企羨的暮往朝還,來去自由的煙沙白鳥,跟沉醉於重城歌管中的人們作一對照。在萬人如海的王城裡,這種人不在少數,詞人用「醉花春夢半香殘」作嘲諷,當頭棒喝,發人深省。最後筆鋒一轉意想突然飛越,乘風邀月,對影高歌,雲海即在人間。詞人本身高朗的襟抱,跟醉花春夢者流,又形成一個鮮明對照。

作者簡介

吳文英[3](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游幕終身,於蘇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為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為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而死。

吳文英被稱為「詞中李商隱」,在南宋詞壇,吳文英屬於作品數量較多的詞人,存詞有三百四十餘首,其《夢窗詞》在數量上除辛棄疾張炎外鮮有人與之抗衡;就題材而言,這些詞大體可以分為三類:酬酢贈答之作,哀時傷世之作,憶舊悼亡之作。清人周濟對他的評價甚高,在其《宋四家詞選》中將其與辛棄疾、周邦彥、王沂孫並列為兩宋詞壇四大家之一。[4]

視頻

錦繡夢窗—吳文英

.

吳文英和宋末詞壇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