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不正常的信仰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不正常的信仰》,副標題:身體身分與政治,作者: 龔立人,出版: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初版: 2008/07,頁數: 208,尺寸: 140*210 mm,ISBN: 9789628991075。

信仰的本質[1]是訴諸於某種「他者」來完成自身的「救贖」。「他者」(The Other) 指的是相對於「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泛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與物。凡是外在於自我的存在,不管它以什麼形式出現,是可見的還是不可見的,可感的還是不可感的,都可以被稱為他者。「救贖」一詞則可以理解為給自己的人生尋找目的的過程[2]

目錄

內容簡介

殘障者、同性戀者、性工作者、精神病患者、貧窮者及婦女等,長久以來皆飽受主流社會的邊緣化或遭到「不正常」的標籤。作者以其獨到的神學、倫理及牧養觸覺,記錄了與這些生命的相遇,同時反思這「不正常」定性背後的權力和操縱。在肯定不同生命的可慶祝性之餘,亦挑戰現存社會對人性的扭曲及不公義,邀請讀者共同思考教會群體應有的回應方式。

教會

教會(Church),基督教的基本組織,既可指基督教各派的整個組織,如基督教會、天主教會、東正教會等[3],也可指某一國家、某一地區或某一教堂全體基督徒的組織,如英國教會、耶路撒冷教會、某某教堂的教會[4]等。

目錄

一、生命原是慶祝

二、殘障的身體

三、有性的身體

四、分割的身體

五、吃不飽,穿不暖的身體

六、女性的身體

七、不受控制的身體

八、從自己的身體到大地的身體

九、與身體說再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