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提籃橋監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市提籃橋監獄是一座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長陽路147號的監獄,處於長陽路北,昆明路南,舟山路東,保定路西。該監獄原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監獄,處於上海公共租界東區的提籃橋地區,俗稱西牢或外國牢監,又因其規模之大而號稱「遠東第一大監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該監獄歸上海市監獄管理處管理,也是該機構的所在地。2013年,提籃橋監獄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沿革

提籃橋監獄南面的正門位於虹口區長陽路147號(原華德路117號)。北面的圍牆緊鄰昆明路,西側是舟山路,東面靠近保定路。四周多數是中下層市民聚居的中華民國初年建造的密集的石庫門房屋。

該監獄最早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創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由英國駐新加坡工程處設計中標,同年底動工,1903年5月投入使用。最初的主要建築包括兩幢4層的監樓,囚室480間,以及炊場、辦公樓、醫務所等,占地面積約10畝。1916年起,先後向北、向東擴建,1930年代初又拆除部分初建時的建築,開展重建,到1935年基本定型。現存建築物均為1917年至1935年間建造。占地面積60.4畝,有10幢4到6層的監樓,將近4000間囚室,以及工場、醫院、炊場、辦公樓等建築,總計建築面積7萬餘平方米。監獄周圍設有5米多高的圍牆,監獄內除了普通監室外,還設有「橡皮監」(防暴監房)、「風波亭」(禁閉室)、「室內刑場」(絞刑房)、室外刑場等等特種設施。監獄關押的主要對象最初是上海公共租界內被判處徒刑的中國籍男犯人,1904年起兼收中國籍女犯,1906年停止收押女犯,1943年8月起恢復收押女犯,1935年9月起開始關押外國籍犯人。該監獄規模宏大、建築優良,且收押犯人數量多,最多時達到8000多人,高於印度的孟買監獄及日本的巢鴨監獄,故號稱「遠東第一監獄」[2]

1999年9月,該監獄獲上海市司法局命名為「市級現代化文明監獄」。2003年8月,該監獄榮立司法行政集體二等功。2005年,該監獄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先進單位。2006年,該監獄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單位稱號。1994年起,該監獄保持了15年無罪犯脫逃紀錄。

提籃橋監獄將監獄中的一幢樓房改建成上海監獄陳列館。其中還特別展示了一個保存完好的室內絞刑架設施,下方有活動地板,屍體可以直接落入一樓的停屍房。

1994年,該監獄的建築物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定為上海市近代優秀建築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傳出消息稱,該監獄即將關閉。

視頻

上海市提籃橋監獄 相關視頻

老梁講述上海提籃橋監獄見證的歷史重大事件!
上海提籃橋監獄為什麼被稱為遠東第一監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