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峰嶺之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峰嶺之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上峰嶺之戰

將領:戚繼光

上峰嶺之戰,嘉靖四十年五月,倭寇2000餘人自健跳、圻頭登陸,擄掠大田(今浙江臨海東北),欲攻台州(今浙江臨海)。時台州守軍僅1500人。戚繼光率軍迅速進至大田與倭寇對峙。倭寇見無隙可乘,冒雨西竄,欲掠處州(今浙江麗水)。戚繼光率兵趕至倭寇必經之上峰山設伏以待。初五日晨,倭寇2000餘人成一字長蛇陣通過上峰山南側狹谷。戚繼光待其過半,下令開火。戚家軍鳥銃突發,居高臨下,以鴛鴦陣衝鋒。倭寇倉卒應戰,大敗,退據小山。戚家軍一部從後路直抵小山,形成四面仰攻之勢,並在北山樹起白旗,招降倭寇。數百名倭寇往旗下繳械投降。其餘倭寇登上界嶺拚死抵抗。戚家軍登頂奮擊,再敗之,餘眾敗逃白水洋。戚家軍乘勝追擊,將倭寇層層包圍,殲敵300餘人,活捉寇首5人,繳獲兵器1490多件,救出被擄男女1000餘人。此戰,是御倭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1]

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軍事成就

練兵排陣

軍事上戚繼光撰寫了兩部重要兵書即《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這兩部書是他練兵打仗的經驗總結也是他訓練軍隊的教本在軍事學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錄《四庫全書》占軍事著作的十分之一。

戚繼光初到山東備戰倭寇時發現明軍將驕兵惰、紀律鬆弛、兵不習戰跟熟練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戰鬥力實在太弱。於是戚繼光到金華義烏等地招募了3000農民並親自訓練他們這便是早期的」戚家軍「。

鴛鴦陣

因為浙閩沿海多山陵沼澤道路崎嘔大部隊兵力不易展開而倭寇又善於設伏好短兵相接。戚繼光針對這一特點創造了一種新的戰鬥隊形這種陣形在與倭寇作戰時好像是結伴而行的鴛鴦於是被命名為」鴛鴦陣「。這種以十二人為一作戰基本單位的陣形長短兵器互助結合可隨地形和戰鬥需要而不斷變化。

鴛鴦陣陣形以12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重箭、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椏杈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接着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進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長槍手未刺中敵人短兵手即持短刀衝上前去劈殺敵人。最後一名為負責伙食的火兵。「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此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這種變化了的陣法又稱「變鴛鴦陣」。此陣運用靈活機動正好抑制住了倭寇優勢的發揮。戚繼光率領「戚家軍」經過「鴛鴦陣」法的演練後在與倭寇的作戰中對倭寇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

車營

戚繼光鎮守薊門時期根據北方遊牧民族擅長騎兵作戰的特點建立了車營來克制騎兵每四人推一輛戰車戰車裡放置拒馬器和火器。戰鬥時將戰車結成方陣馬步軍以戰車為掩護先用火器進行遠距離攻擊敵人的騎兵靠近後步兵使用拒馬器列於陣前用長槍刺殺敵人敗北後派騎兵對其進行追擊。戚繼光又在陣後置輜重營選南兵為先鋒入衛兵主策應本鎮兵專門負責防守戚繼光一軍節制精明器械犀利使得薊門成為當時邊境第一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