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江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江口是中國浙江寧波城市的發源地,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歷史上,三江口作為寧波城市中心的歷史長達千餘年,是寧波海上航運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也是近代以來西方文化較早影響寧波的地區。直到現在,三江口仍然是寧波行政和商業中心,分布着大量歷史遺蹟[1]。根據2011年發布的三江口核心區規劃,寧波三江口核心區範圍東界為曙光路,西界為解放路-大慶南路,南界為百丈路-大沙泥街,北界為驚駕路,規劃用地350公頃。

地理

三江口位于海曙區、鄞州區、江北區交界處,得名於姚江、奉化江匯合為甬江之處。姚江為甬江幹流,發源於四明山夏家嶺,上游接浙東運河可達錢塘江南岸,為寧波歷史上重要的航道。奉化江為甬江最大支流,同樣發源於四明山。三江口地處寧波平原中部,地勢平坦,為第四紀堆積平原。

歷史

三江口有人居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東晉時為防範孫恩起義軍,劉牢之在三江口築筱牆,目前仍存有筱牆巷的地名。738年(開元二十六年),明州建置,最初治所位於小溪(今海曙區鄞江鎮境內)。821年(長慶元年),明州刺史韓察將明州州治遷到三江口,並築內城,標誌着寧波建城之始。寧波城市中心從此確立在三江口。898年(乾寧五年),寧波羅城(即外城)建成。在此之後,雖經歷代戰亂,直至民國,寧波老城的城市範圍基本沒有改變。寧波三江上最早的浮橋——靈橋在唐代修建,成為溝通奉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寧波港口的最早位置也位於三江口西岸,老城東渡門外,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1844年,寧波開埠,江北岸形成外人居留地,並留下了領事館海關教堂輪船碼頭和一批石庫門建築。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了改善市政,寧波拆除了舊城牆,開始鋪設環城和城內馬路。改革開放後,三江口修建了大批現代建築,原有的不少舊建築被拆除,區域風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古蹟

由於寧波城市中心長期位於三江口,三江口匯集了大量各個時期的文物古蹟,包括唐代以來的歷史建築,近代西方文明影響寧波留下的西式建築以及寧波商人的住宅、會所等建築。天封塔始建於武周天冊萬歲、萬歲登封年間,早於寧波在三江口建城126年,因而長期為寧波的地標建築。鼓樓又名海曙樓,為唐代寧波建子城時的南城門,始建於唐長慶元年,是寧波僅存的古城樓遺址。咸通塔是浙江省現存唯一的唐代磚塔。永豐庫遺址是中國大陸首次發現的古代大型倉庫遺址。天一閣始建於明代,現藏書三十萬卷,是亞洲現存最早的藏書樓[2]。慶安會館是江南現存唯一兼具天后宮與會館功能的古建築群,建成於清咸豐三年,為北號船商議事場所。咸豐四年十一月,船商在慶安會館作出購買西洋輪船的決定,該輪船為中國人自辦的第一艘輪船。江北岸近代建築群是寧波開埠以來圍繞江北岸碼頭形成的一系列近代建築的統稱,其中包括1861年建成的浙海關總稅務司辦公樓,1876年建成的江北岸天主教堂,1927年建成的寧波郵政局等近現代建築,反映了近代西方文化對寧波的影響。

視頻

三江口 相關視頻

紀錄片 三江口
三江口水庫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