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條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條嶺位於安徽省東至縣堯渡街東北10公里處,是古徽道上的高嶺、低嶺、蔡嶺、洪山腹地,俗稱「徐村三條嶺」。「三條嶺」的山山嶺嶺都在海拔200米以上,民謠說:「高嶺不高,低嶺不低,上蔡嶺爬樓梯。」山門未打開之前,這裡交通閉塞,人們總認為那裡是個「窮山窩」;山門打開之後,進山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用旅遊的眼光打量起「三條嶺」,發現那裡還有一條保存完好的古徽道,徽道兩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神秘的溶洞景觀,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民間還流傳着許多動人心魄的神話故事。

中文名 三條嶺

地 址安徽省 東至縣北郊

屬 性 景點

著名景點 古徽道、梅園

溶洞景觀

縣誌記載和現已探明的在「三條嶺」及其近鄰處有三個名洞:一是迎春洞又名藏春洞,深廣如屋,旁有兩石穴可秉燭以入,岩洞之形,仰者如釜,覆者如蓋,垂而欲墜者如鍾乳,突而旁立者如石筍,而下者若游龍,洞中滴水落如噴珠,洞口石刻「藏春洞」三個大字,相傳為章稚川手書[1] 。古人有詩云:「碧雲深處敝仙宮,到此能令萬感空。開盡碧桃春不老,飲斜紅日與難窮。水流花辨向村出,風送茶煙別島通。安得向平婚嫁畢,藥爐牡丹住崆洞。」二是朝霞洞,深廣數丈,懸石若鐘鼓形,叩之有聲。洞首有「朝霞洞」石刻。洞高約兩人,底可容數十人。靠洞口頂上,有三種乳石,形似布袋,民間說法,一是米袋,二是鹽袋,三是油袋,三袋僅供一人生計。三是蔡嶺的西山溶洞,在方圓不足兩公里的範圍內,大小洞口有五、六處,現已探明的上下兩洞,一明一暗,一剛一柔,風格迥異。上洞是自然形成的村中一條溪流隧道,洞體平折蛇行,粗獷雄偉,長約20米,出口處,每到春汛,形成西山瀑布奇觀。下洞的入口處是一股山泉的出口,出三四米,洞體突然變大,眼前是一道筆直的地下長廊,行之長廊盡頭左拐,又是一道瀑布,下面是5米深潭。再往前就是一大水池,池上的鐘乳千姿百態,披掛而下,宛如瑤池。這些神秘莫測的溶洞景觀,面積大,奇觀多,果能開發出來,有人預測,將可在全國溶洞群中稱雄。

相關故事

另外,據《東至革命鬥爭史》介紹,「三條嶺」地區,還是抗日時期新四軍駐至德部隊的根據地。共產黨在高嶺建立了區委會,成立了高嶺游擊隊。「三條嶺」人民在他們的帶領下,抗日寇,平頑敵。當年的施村宗祠前的大曬場就是新四軍操武練兵的地方。迎春洞,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工農紅軍的聯絡站,抗日時,是區政府所在地。「三條嶺」由於地處深山,交通閉塞,過去有首民謠唱道:「養女莫把低嶺塘,飯瓢討水日子長;養女莫把高嶺頭,吃了上頓下頓愁;養女莫把蔡家嶺,半邊蒸菜半邊粉;養女莫把洪家山,十年就有九年干。」而今,「三條嶺」上已修通了公路,進出已十分方便,山村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只要稍作開發,「三條嶺」便能成為一個好的旅遊景點,避暑勝地。

徽道上的古蹟與傳說

古時,「三條嶺」上有一條從堯渡通向葛公,再通向池州和徽州的古徽道。小嶺古徽道遺址位於高嶺村駐地小嶺西側山崗上,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上下起伏。路旁有一用塊石壘砌的古亭,內設石凳,以憩停者。亭旁有黃栗、朴樹二株,古木根部合在一起,枝上古藤攀附,甚是奇特。小嶺村道旁溪澗邊並排簇生三株古柏、二株皂莢,樹齡均在200到500年之間。古道沿途還殘留着一些古祠、古橋、古民居。最著名的是尚合村的石拱橋,古撲典雅,掩映在一棵虬枝繁茂的古樹旁。低嶺余公廟為縣城內余公廟正宗,建廟歷史悠久,至今已愈千年,明萬曆21年改建,清乾隆20年重修,前院後殿,規模宏大,現雖僅存斷牆殘壁,仍可見當年的鼎盛景象,還有蔡嶺的百字庵、天子庵等。此外,朝霞洞旁還有一座寺廟,是清末兩江兩廣總督周馥捐資所建,現洞中尚有當年石碑一尊,碑上題有述懷詩一首,詩曰:「去年吟社侶,江海各星散。剝膚家國痛,不得忘每飯。所慚非墨徒,蹈火赴苦戰。入山恐不深,報國挾書卷。瞑思苦海翻,航渡誰大願。安得撥茲山,置彼池地岸。放開洞府寬,大庇民萬千。」山里人家現存的古建築有徽派民居和低嶺的鄧氏宗祠和高嶺的胡氏宗祠。鄧氏宗祠,五楹三進二天井,後廳兩側有耳門,規模宏大,祠前廣場有方形水池,池前500米處有古人所栽的四棵黃栗頭樹。胡氏宗祠,小巧殷實,內部結構普通大方,天花藻頂造型別致考究,木方柱頭裝飾雕工精細,造型雋美,古祠保存完好。祠後有兩幢民居,古樸典雅,年限較長。「三條嶺」上的山山脈脈還流傳着龍的傳說。這裡的許多景觀都冠以「龍」的名字,如龍山塢。龍山塢的龍王洞,相傳是老龍王和娘娘住的地方。洞體很大,能容百人。當年龍群活動的地方,現名謂「龍山」、「龍塢」、「龍畈」。青蛙嘴是龍山一奇,從余公廟後的小山峰看獨溝夾上的一塊岩石,酷似青蛙張大嘴。據傳是青蛙爬上山頂,張大嘴看九龍戲珠。

八里崗

從米水窟上1華里就到了八里崗,這裡是蔡嶺村洪山村與葛公鎮蘭團村、良田的一些山村相結合的三角地帶,面積約5萬畝左右[2] 。此處,山峰林立,無人居住,是鬱鬱蔥蔥的一片原始森林,從上往下俯視,山脊宛如千條鯉魚的背脊,漸次蜿蜒而下,能與尼泊爾風光相媲美。深入八里崗二十里地,看不到一戶人家,聽不到一聲狗叫,仿佛進入了原始的神奇世界。桃樹坑背後山上全是嶙峋怪石,形態各異,十分奇特,被稱之為「三條嶺」的石林。山石間點綴着獼猴桃、梨、板栗、杜仲等樹木,坡下一清水塘,水中岸邊奇石蟄伏,一派高山園林景致。艾山瀑布,堪稱天下奇觀。相傳是被稱為「孽龍精」的龍王第九子,因被困西山洞,時時思念死在新安江的龍母,便在清明時節,興雲布雨,一路掀起巨浪,從龍洞遊走,飛赴徽州祭母。「孽龍精」在拼出全身力氣,洞穿西山村,撞落了一顆牙齒,形成了「龍齒石」,每年春汛,一洞山洪,飛流直下,落差百米,五轉三疊,晴天時如銀絲細懸,雨後形成數米寬的水帶奔騰而下,但見白浪翻滾,響聲震天,與周圍郁綠竹林渾為一體,極為迷人。洪家山的潮水早已聞名,縣誌載「洪家山、溪澗中,有潮水,每日三次,初出時如江濤奮迅,溪下有田數十畝,資灌溉焉。」在八里崗周圍還有多處景觀,徽州古道可前往探幽,山中水庫可泛舟,花果山可賞花品果,龍池可免費垂釣,古祠堂、古民居可領略明清時代的徽文化韻味。特別是高嶺老虎臉壁崖,位於麻子坑南側,高百米,寬十餘米,如擎天一柱,面對重山深崖,崖壁因風化,斑點紋飾,顏色深淺不一,似臉譜、似壁畫,任君遐想。

視頻

永嘉楠溪江三條嶺古道山水美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