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陶瓷-越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陶瓷-越窯三國兩晉時期(公元265-420年)一百多年,正處於漢末三國戰後恢復期,瓷業生產發展處於一個相對停頓的狀態。但因東南一帶瓷場相對較為穩定,一些瓷場仍在持續生產,也燒制出一些精彩的產品。釉面仍以青黃色或黑色為主。制瓷工匠們較為注意產品的外觀裝飾,運用了多種手段來美化其產品,有的器物有很高的美學價值。[1]

[]

鑑賞與收藏

綜述 三國兩晉和南北朝的陶俑歷史文化內容豐富,涉及的社會生活面很廣,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雖然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陶俑不如唐代優美艷麗。但歷來也為陶瓷收藏家所注意。隨着收藏熱的興起,東西晉南北朝陶俑的市場價格一直上揚。於是市場上沾滿泥沙的三國兩晉南北朝陶俑充斥古陶瓷市場,在收藏這類產品的時候要極細心地分辯其真假。三國兩晉南朝的陶俑是殉葬品,人物和動物的身材比例失調,神態缺乏生氣。相比秦漢的陶俑在藝術上存在嚴重倒退。直到北朝中晚期雕塑技巧日趨熟練,造型優,陶塑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是三國南北朝陶塑的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三國南北朝陶塑的胎土都沒有經過陶洗,是用黃土高原的沙性粘土燒制。質地粗松容易破損,頭,手,腳和其它細部很難完整,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粉化現象。贗品的三國兩晉南北朝陶俑質地堅固,硬如石頭,落地有聲。從破壞的橫截面看,越往胎心,色澤越白。但也有一些作偽者,採用陶土和石膏混合,燒制出來的陶俑胎土較疏鬆,也有表麵粉化現象。這種用石膏混合的陶土,感覺上陶土十分細膩且火氣十足。

色彩與胎質 從顏料來看,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陶俑燒成了要彩繪,出土時有的已經色彩斑駁。有的出土後遇新鮮空氣,顏色緩慢敗退剝落,粘上泥土的有一種鹼性物質粘合着。顏色和沾上的泥沙用水是不能沖洗乾淨的。贗品的三國兩晉南北朝陶俑是用水劑染料彩繪,泥巴是糊上去的。只要用水一衝,所有的泥巴和顏色就能沖洗得乾乾淨淨。還有一種更具欺騙性贗品是彩繪以後再入爐焙燒,這種贗品的色彩是用水沖洗不掉。但色彩鮮艷,胎質堅實,細心監別,是能辨別出來的。

器型與文飾 收藏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瓷器,首先要對照此時期的器型,文飾資料。一般來說此時期的器物胎土比較粗糙,多施半釉或釉不到底。由於燒制工藝的關係三國兩晉南北朝有的陶瓷器胎釉結合不牢固,多有脫釉的現象。由於年代久遠,存世量少,一件器物,如少量脫釉,雖然品相不好,但也是有收藏價值。

發展簡史

公元220年——589年的三百六十餘年,是三國東西晉南北朝時代。中國的北方和南方長期處於分裂和敵對局面,北方戰爭頻繁,社會秩序和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南方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北方廣大人民,手工業者,士族地主和商人大批南下,南方人口激增。人們開荒造田,圍湖修堤,建窯燒瓷,販賣經商,江南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建康,京口,江陵,山陰,成都,番禺等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商業繁榮和重要城市的建設。為陶瓷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南方的制瓷業迅速發展起來。窯場呈現了遍地開花的局面,唐代有名的越窯,婺州窯洪州窯,德清窯,南山窯都在這個時期的先後建立起來,進行大規模的生產並形成體系。

藝術風格

浙江是中國瓷器的發祥地,東漢晚期已成功的燒制出青瓷和黑瓷。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陶瓷業迅速發展,分布於浙江全省的窯場分別屬于越窯體系,甌窯體系,婺州窯體系和德清窯體系。其中以越窯體系的窯場分布最廣,發展最快,質量最好,產品風格一致。陸龜蒙在《秘色越器》詩中讚美「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越窯青瓷自東漢創燒以來,經三國,兩晉,到南朝獲得了迅速發展,是當時中國瓷器生產的主要窯場,制瓷工藝比東漢晚期有了很大提高,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在成型工藝上,除圓器輪制技術有所提高以外,還採用了印,鏤,雕,拍,堆和模製等技術。因而能製成品種繁多,樣式新穎的穀倉,扁壺,方壺,餐具,茶具,酒具,燈具,文具等。瓷器製品逐漸取代了竹,木,漆,金屬製品。

三國西晉時,除了日常用品以外,還生產了大量適應喪葬習俗需要的冥器。如:豬圈,羊圈,雞籠,穀倉,礱,磨,米篩等。三國時期越窯瓷器由於胎土粉碎工具的改革進步,胎質堅硬而細膩呈淺灰色。少量窯尾位置燒成溫度不足的,胎質較松,呈淡黃色。三國時期越窯瓷器釉色以淡青色為主,胎釉結合牢固。紋飾仍然保留東漢晚期的許多特點,簡練古樸。常見的依然是水波紋,葉脈紋,弦紋和鋪首,三國晚期裝飾逐漸趨向繁複。例如在穀倉上堆塑人物,走獸,飛鳥,佛像等。

與東漢晚期相比,三國越窯瓷器的花色品種大為增多。越窯瓷器發展到西晉,與三國相比有了明顯的區別。胎骨比前代厚,胎色較深,呈深灰色。釉層厚而均勻,普遍呈青灰色。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茶具,酒具,餐具,文具等都有生產。殉葬的冥器品種也有增加。紋飾更加繁複,出現了聯珠紋,忍冬紋,飛禽走獸組成的紋飾。以及用龍虎等動物的頭部裝飾三足器,四足器的器足。胎質細密堅固,釉層光滑發亮具有便於洗滌,美觀實用的特點,自問世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只能滿足貴族士大夫的需要,尚不能成為一般平民的日常用品。一直到了東晉中期以後青瓷的產量大幅度的提高,造型趨向簡樸,紋飾減少。日用青瓷出現了大眾化和普及的趨勢。

南方的青瓷正在迅速普遍地發展,並在日常生活用品中普及。北方一帶卻兵連禍結,昔日繁榮的經濟卻遭到嚴重的破壞,陶瓷業極端衰落。公元439年魏太武帝統一了北方,公元451年侵宋失敗,從此確立了南北分治的局面。由於暫時的穏定,南北方在人員,文化,藝術,工藝的交流成了可能。加上魏孝文帝實行漢化的政策。青瓷的製作工藝傳入北方是很自然的事情。北方的青瓷器有其青瓷的時代特點,也有北方的地方風格,一般都是胎土厚重,胎土較粗,掛釉多不到底,釉色青灰,製作粗糙。與同時期南方越窯瓷器相比,在工藝和造型裝飾上,存在着一種文化滯後現象。在地方風格方面北方青瓷具有渾厚耐用,質樸大方,實用性強的風格特點。

三囯鉛釉陶器

三國的鉛釉陶器,大都是製作粗糙的灰陶,質量差。器型受南方青瓷的影響,可見到類似南方青瓷的器型如:雙耳罐,四耳罐盤口壺等。鉛釉陶的生產很少,直至北魏建國,因宮殿,深宅大院建築的需要,出現了復興的新局面。這種低溫鉛釉陶在漢代的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花色品種增加,釉色明亮,出現了黃地加綠彩,白地加綠彩,還有黃,褐,綠三彩並用。從漢代的單色釉邁向了多色釉,它孕育了「唐三彩」,標誌着北朝制陶藝術的新水平。三國,兩晉北方的陶塑技術水平不高。對比秦漢的陶塑,藝術上存在着嚴重的倒退。三國,兩晉的武士俑,形式大同小異,千篇一侓。這些武士俑大都是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人物俑缺乏寫實,身材比例失調,騎馬俑也缺乏寫實,人和馬的比例也失調。男侍俑和女侍俑呆態可掬,缺乏生氣,工藝粗糙,藝術品位較低。北朝早期的的陶塑,技藝未見長進,陶俑的形態依然古拙生硬,一直到了魏孝文帝以後,陶塑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並風行鉛釉俑。這時各類人物俑身材,動物型狀,勻稱自然,神情生動。雕塑技巧熟練,造型優美,真正代表了這一時期的水平。三國東西晉南北朝久經戰亂,朝代更迭頻繁。特別是北方長期兵連禍結,中國處於長期割據分裂之中。但是勤勞勇敢,聰明能幹的中國人民在艱難困苦中,繼承和發展了前代人的陶瓷製作工藝。承前啟後,為隋唐帝國輝煌的陶瓷業作了必不可少的準備。

三國紀年款

三國紀年款迄今所見三國時期陶瓷器上的紀年款,主要在當時的越窯瓷器上。1955年.江蘇南京光華門外趙士崗吳墓出土的一件越窖青瓷虎子腹部刻劃「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十三字銘文。赤烏十四年即公元251年。此器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本世紀30年代後期,浙江紹興吳墓出土一件青瓷穀倉其正面堆塑龜馱碑,碑上刻劃「永安三年時,富且洋(樣),宜公卿,多子孫,壽命長,干意(億)萬歲未見英(殃)」。此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30年代紹興還出土過一件「吳陶灶」,現已不知下落,灶壁刻有「永安四年十月九日......」等二十二字。1958年,江蘇南京清涼山三國吳墓出土一件青瓷熊燈,在燈的承盤底部刻劃「甘露元年五月造」七字銘文。甘露元年即公元265年。這幾件有確切記年的器物,大致反映了三國時期瓷器上紀年款的風貌,其特點是:釉下刻劃,字體較草率、落款位置不固定,文字內容不統一。

重要窯場 三國瓷器產地以窯命名始於唐代,以產瓷地所在的州為名,稱某州窯,或簡稱某窯。現代人研究唐以前瓷窯,為保持某地某窯產品的連貫性,仍借用唐以後命名。由於發現的古代窯址越來越多,假如遇到唐宋時同一州的地域內發現多處瓷窯的情況,往往用窯址所在地的地名來命名了。用州命名的窯,大多數為文獻上已載,歷史上已成定論者。

越窯 越窯窯址分布在浙江上虞、餘姚,及寧波、奉化、蕭山、湖州等地。上虞等地唐朝時屬越州,幫這一帶瓷窯稱做越州窯,簡稱越窯。實際上形成一個產品基本一致的瓷窯體系。這時期越窯瓷器的主要特徵是:胎呈深淺不同的灰色,堅硬細緻。釉為淡青色或青灰色,釉汁純淨。西晉時越窯開始流行釉上褐色彩裝飾工藝。由於瓷業發展,此時全國各地瓷器的風格漸趨一致,從器形到紋飾都有着強烈的時代特徵。這正是鑑定瓷器的重要根據。

歐窯 甌窯在浙南溫州一帶,因窯址多分布在甌江兩岸而得名(不是以州名命名之一例)。甌窯瓷器胎色白灰,三國西晉時胎質粗松,東晉後變得比較細膩。釉色淡青,透明度較高,多剝落現象。多用褐色彩裝飾。南朝時釉青中泛黃,開冰裂紋。

婺州窯 婺州窯分布在浙江金華一帶,此處唐時為婺州。婺州窯瓷胎呈淺灰色或深紫色,較粗糙,風胎中顆粒,故多用化妝土。釉青灰或青黃,釉面開裂,有析晶現象(在胎釉結合不緊密和釉面開裂處,有奶白色晶體析出)。

德清窯 德清窯在浙江德清縣一帶,以產黑釉瓷著名。胎呈磚紅色、紫色或褐色。黑釉厚,好的黑釉烏黑如漆,釉面滋潤,閃閃發光,釉中氧化鐵的含量達8%以上。

湘陰窯 湘陰窯分布在湖南省縣城關及其他地區,因縣得名。湘陰縣唐屬岳州,湘陰境內的瓷窯,唐代就叫岳州窯了,所以有人主張,最好把南朝時期的湘陰窯稱做南朝岳州窯,使這一個窯的研究有前後的連貫性。此窯在南朝時,胎呈灰白色,瓷土淘洗不精,胎質不太細密,少量胎中有氣泡。秋購有青、黃、醬(即褐),以青綠為主,半透明,多開片,有流釉現象,施半釉,較易剝落。

青羊宮窯 青羊宮窯位於四川成都青羊宮一帶。南朝時的青瓷胎呈紫、紅、淡紅色,只有少量灰色和灰白色。釉多為青褐色,上半釉易剝落。釉的玻璃質較強。

固驛窯 固驛窯分布於四川省邛崍縣固驛鎮一帶。南朝時初創,產品不多,其瓷器胎呈褐色為主,另有少量紅褐色,磚紅色,胎質粗糙,胎體厚重。釉以青中泛白者為多,另有青褐、青灰等。

羅湖窯 羅湖窯分布於江西省豐域縣羅湖一帶。這了尺是唐代洪州窯所在地。羅湖窯瓷器胎灰白色,也有灰褐色的。胎較薄,火候不很高,較松。釉以青黃、米黃為主,開裂多,易剝落。

寨里窯 寨里窯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城東一帶。此窯青瓷器胎多為灰白色,也有灰褐色的。胎較薄,火候較高。釉青褐或青黃,厚薄不勻,容易剝落,但秋較明亮潤澤。

中陳郝窯 中陳郝窯是近年來中國北方新發現的一處南北朝時期的窯址,位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鄒塢鎮中陳郝村,故名。中陳郝窯北朝時期的瓷器胎為青灰色,胎質較粗,釉為青或青綠色,里滿秋釉外半釉。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還有一些地方也生產瓷器,但為數不多,工藝技術也較落後,有特色的,重要的青瓷窯場就是上述這些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