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志·吾粲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志·吾粲傳出自《三國志》,史書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1]

原文

吾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也。吳錄曰:粲生數歲,孤城嫗見之,謂其母曰:「是兒有卿相之骨。」孫河為縣長,粲為小吏,河深奇之。河後為將軍,得自選長吏,表粲為曲阿丞。遷為長史,治有名跡。雖起孤微,與同郡陸遜、卜靜等比肩齊聲矣。孫權為車騎將軍,召為主簿,出為山陰令,還為參軍校尉。

黃武元年,與呂范、賀齊等俱以舟師拒魏將曹休於洞口。值天大風,諸船綆紲①斷絕,漂沒著岸,為魏軍所獲,或覆沒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緣號呼,他吏士恐船傾沒,皆以戈矛撞擊不受。粲與黃淵獨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為船重必敗。粲曰:「船敗,當俱死耳!人窮,奈何棄之?」粲、淵所活者百餘人。

還,遷會稽太守,召處士謝譚為功曹,譚以疾不詣,粲教曰:「夫應龍以屈伸為神,鳳皇以嘉鳴為貴,何必隱形於天外,潛鱗於重淵者哉?」後數往請,譚卒欣然與謀。粲募合人眾,拜昭義中郎將,與呂岱討平山越,入為屯騎校尉、少府,遷太子太傅。

赤烏中,遭二宮之變,孫權欲廢太子孫和,而立魯王孫霸,朝中官員各執一方。粲抗言執正,明嫡庶之分,違忤孫權,欲使魯王霸出駐夏口,遣霸之黨人楊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數以消息語陸遜,遜時駐武昌,連表諫爭。由此為霸、竺等所譖害,下獄誅。壽評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喪身,悲夫!


【注】①綆紲(gěng xiè):繩索。

譯文

吾粲,字孔休,吳郡烏程縣人。吳書記載說:吾粲生下來才幾歲,孤城有位老婦人看見他,對他的母親說:「這個孩子有卿相的風骨。」孫河任烏程縣縣長時,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孫河為吾粲的氣概感到驚奇。孫河後來做將軍,可以自己選拔轄區內的地方官吏,便上表朝廷,奏請吾粲為曲阿縣縣丞。後升為長史,治理有聲名政績。吾粲雖說出身寒微,卻與同郡陸遜、卜靜等人地位聲望一樣高。孫權任車騎將軍時,徵召吾粲為主簿,外任山陰縣縣令,後回來在孫權身邊任參軍校尉。

黃武元年,吾粲與呂范、賀齊等人一道率領水軍在洞口抵禦魏國將領曹休。正好遇到天颳大風,各船的纜繩都被吹斷,船只有的漂到岸邊,被魏軍俘獲,有的翻倒沉沒。那些還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着船舷大聲呼救,船上的其他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傾覆沉沒,都用戈矛撞擊水中兵卒,不讓他們上船。只有吾粲與黃淵讓船上的人將落水者拉上船,左右將士認為船隻超載定會沉沒,吾粲說:「船沉了,我們就應一起去死!別人陷入絕境,怎能拋棄他們呢?」吾粲與黃淵救活的有一百多人。

回來後,吾粲升任會稽太守,徵召隱士謝譚為功曹,謝譚以身體有病為託詞不肯赴任,吾粲開導說:「應龍因為能屈能伸而成為神靈,鳳凰因為善於鳴叫而被人所貴重,你為什麼一定要隱身藏跡於天外,潛伏鱗甲於深淵呢?」之後屢次前往邀請,謝譚終於愉快地同他謀事。吾粲招募組合人馬,被任命為昭義中郎將,與呂岱一起討伐平定了山越,入朝擔任屯騎校尉、少府,升遷為太子太傅。

赤烏中,遭遇兩宮事變,孫權想廢掉太子孫和,然後立魯王孫霸為太子,朝中官員各自支持一方。吾粲仗義執言,闡明嫡庶之分,違背孫權的想法,要讓魯王孫霸出朝駐守夏口,遣送孫霸同黨楊竺不得讓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將朝廷紛爭的情況告訴陸遜,陸遜當時駐守在武昌,接連上表諫諍。吾粲因此被孫霸、楊竺等人進讒言陷害,被逮捕入獄處死。陳壽評論說:吾粲遭遇厄難,因為正直而喪身,可悲啊![2]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