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十年老城記憶(宋曉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十年老城記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三十年老城記憶》中國當代作家宋曉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三十年老城記憶

最早在靈石縣城街上走時,我尚不到十歲。父親帶我們兄弟二人晚上去看電影,回來時沿着石板路在路燈下走。那時村里沒有這麼平整筆直的石板路,路燈也沒有這麼多、這麼亮。這條石板路是縣城最老的一條老街,兩旁街面是一層,最高二層的店鋪。街面店鋪往裡是居民宅院。狹窄的巷子蜘蛛網般分布在擁擠的民居建築群間。後來我在這裡上學,課餘常常沿着巷子走。如今這些都早已消失。

老城區有石板路,石板路是商業街,那時它的商業地位已經被新街取代,雖然新街當時的最高商廈也只不過二、三層,但寬闊街道上擁有更多行人。老城區還有縣城當時最高學府高中。從老城出來,北面有天石公園。公園裡真有一塊「天外來石」。石頭安置在一個古典樣式的八角亭子下。半人多高的不規則褐色石頭是靈石縣城的地標。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標,如有的城市有自己的地標性建築。比如北京地標性建築有故宮、天壇,上海地標性建築有東方明珠電視塔,大理有三塔,而靈石作為小縣城,卻也有獨特的東西。褐色、凹凸不平、不規則的石頭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科學驗證是國內第二大鐵隕石。在科學驗明這一事實之前,石頭一直被傳說是隋朝挖河開道挖出來的神石,說剛挖出來的時候上面還有「大道永吉」字樣。石頭與縣城都被叫做靈石,以保佑百姓吉祥安康。一個縣城因為一塊石頭有了故事了,方圓數十、數百公里以內,甚至更大範圍內,哪裡還能見到如此一塊神奇的石頭?靈石人最早建了呂祖閣,將石頭安置在內。後又建了公園,公園裡建了精緻的亭子,專供安置石頭。現在石頭安置在文化藝術廣場青銅亭子裡。是人們來到靈石必看的一個天然景觀。

在老城眾多老地名里,馬號里是個獨特的地方。為何叫馬號?一位朋友最近的文章里談及此地,我從而得知它可能是養馬的地方。自我記憶以來,這裡顯然不再養,因此也不會讓我有更多的遐想,譬如人們人山人海地在這裡買賣馬匹,甚至有供人健身的跑馬運動。不過,在我的記憶里,雖然沒有跑馬運動,卻有另一種健身的運動在這裡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那時我對門球並沒有太多了解,只是見人們用一根一端像是錘子一樣的棍棒,就像打高爾夫球一樣去擊球。那時,黨校、法院等眾多單位部門分布在這裡。職工們閒着時估計便有人來參與這項運動了。我喜歡馬號里,這裡有一個寬闊的場子,幾棵大樹,是人們放鬆的好地方。老城另一個獨特的地方是西門外。若老城城牆還在,那些高高門樓還在,可以想象出西門外便是西城門外邊區域。老城往東挨着山的區域人口稠密,房屋擁擠,往西或許是有汾河的緣故,人們怕河水泛濫,不敢在太靠近河附近居住,這一塊便成了個空場子。除了一些低矮民房,很大一片是農田。這個綠色世界裡充滿自然氣息。除了能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汾河邊上有一所體育學校,校園寬敞的運動場是市民健身的好場所。在靈石,過去人們一說西門外,有的人想到的是偏僻、荒涼、人煙稀少,我卻感覺空曠的農田上方鳥雀飛翔,汾河水湍鳴,一片生機。城內生活是緊張忙碌的,漫步這裡卻讓人感覺閒適。

離老城住宅區不遠,小水河畔有另一處讓人感到放鬆的地方。至今人們都說着它的名字,清涼山。我跟人打聽,都說山上有過清涼寺。清涼寺與呂祖閣一樣,早已尋不到它們的身影,但我願想象靈石永遠有座清涼山,山上永遠有個清涼寺。每逢炎熱夏季,我可以在清涼寺的濃蔭里閒坐乘涼。

靈石城自古有宜人生存的自然環境。雖然兩山夾一川,但汾河岸邊還是有一塊平坦地形,人們在此建起城池。有了河水,農業灌溉、生活用水人們不愁。有水的地方植被不會稀缺。老城的歷史裡,翠峰山是一個重要的休閒場所。翠峰山,顧名思義,山上綠樹成林。林中亭閣很受人們親睞。坐在亭下,能靜聽山下湍流的河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時至今日,山頂再次建起仿古的集賢閣。市民們閒暇便來此放鬆心情。

今日靈石城,幾十層的高樓也早已遍布峽谷盆地各個角落。車聲更加喧囂,人口更加密集,各種商店、醫院、學校應有盡有,小城繁華熱鬧不下於大都市。 [1]

作者簡介

宋曉明,筆名北左河,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山西靈石人,靈石縣作家協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