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十年式步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十年式步槍(日語:三十年式歩兵銃)是日本於1897年(明治30年)研發成功的栓動式槍機步槍,目的是要取代村田式步槍[1]設計師是東京炮兵工廠的有坂成章,三十年式借鑑了德國毛瑟步槍的設計,採用後置拉機柄和槍機前端雙突鎖筍等類似毛瑟步槍的設計,但其槍機為日本人自己的設計,槍機被分成前中後三個分開的組件,三十年式步槍奠定了後來日本步槍的風格,尤其所使用的6.5×50毫米有坂子彈,西方槍械研究者將三十年式步槍後一系列採用同型設計槍機的多款步槍統稱有坂步槍(Arisaka rifle)。

清朝末年,清廷曾採購一定數量的三十年式步槍(稱為光緒廿九年式步槍),由於其保險杆用銅合金製造而且是鈎形,故被當時的中國人稱為金鈎步槍。

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發現三十年式步槍面對風沙的防護不足,故在拋殼口加上一個防塵蓋,此即為三八式步槍,到了中日戰爭時第一線日軍士兵早已不用三十年式,而是作為後方守備部隊的警衛步槍。

衍生型號

三十年式卡賓槍

三十年式卡賓槍是縮短型號的三十年式步槍,槍長縮短了約300毫米[2],槍身約480毫米長,不安裝刺刀。

三十五年式海軍步槍

三十五年式海軍步槍是南部麒次郎負責的三十年式步槍改良版本,少量裝備了日軍部隊,主要為海軍陸戰隊使用。南部麒次郎只進行了小改良,將表尺改為翻轉直立式,並且加上了槍機蓋,但是不會隨槍機移動。

基本規格

  • 長度 1,280毫米
  • 槍管長度 800毫米
  • 子彈 6.5×50毫米有坂彈
  • 口徑 6.5毫米
  • 發射模式 連發
  • 射速 10—15發/分鐘
  • 槍口初速 765米/秒
  • 供彈方式 5發彈倉

視頻

三十年式步槍 相關視頻

揭秘「三八大蓋」前身,日本明治維新得力之作,三十年式步槍
影視劇中的明治三十年式步槍現代操作,歷史穿越一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