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卡(契訶夫短篇小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卡》是俄國作家契訶夫寫的短篇小說。文章按寫信的過程記敘。開始敘述聖誕節前夜凡卡趁老闆、老闆娘和夥計們到教堂做禮拜的機會,偷偷地給爺爺寫信;接着,通過寫信向慈祥的爺爺傾訴自己在鞋鋪當學徒遭受的令人難以忍受的悲慘生活,再三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兒,回到鄉下去生活,並回憶了與爺爺在一起生活情景。

這篇小說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凡卡》已選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材(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無該作品)、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教材。[1]

創作背景

《凡卡》是契訶夫於1886年寫的。當時沙皇統治的社會十分黑暗,無數破產了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甚至連兒童也不能倖免。契訶夫家的小雜貨店裡有兩個小學徒,就常受他父親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學徒生活,也同情小學徒的不幸命運。

原文

九歲的男孩萬卡·茹科夫三個月前被送到靴匠阿里亞興的鋪子裡來做學徒。在聖誕節的前夜,他沒有上床 睡覺。他等到老闆夫婦和師傅們出外去做晨禱後,從老闆的立櫃裡取出一小瓶墨水和一支安着銹筆尖的鋼筆,然後在自己面前鋪平一張揉皺的白紙,寫起來。他在寫下第一個字以前,好幾次戰戰兢兢地回過頭去看一下門口和窗子,斜起眼睛瞟一眼烏黑的聖像和那兩旁擺滿鞋楦頭的架子,斷斷續續地嘆氣。那張紙鋪在一條長凳上,他自己在長凳前面跪着。

「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雷奇!」他寫道。「我在給你寫信。祝您聖誕節好,求上帝保佑你萬事如意。我沒爹沒娘,只剩下你一個親人了。」

萬卡抬起眼睛看着烏黑的窗子,窗上映着他的蠟燭的影子。他生動地想起他的祖父康司坦丁·瑪卡雷奇,地主席瓦烈夫家的守夜人的模樣。那是個矮小精瘦而又異常矯健靈活的小老頭,年紀約莫六十五歲,老是笑容滿面,睒着醉眼。白天他在僕人的廚房裡睡覺,或者跟廚娘們取笑,到夜裡就穿上肥大的羊皮襖,在莊園四周走來走去,不住地敲梆子。他身後跟着兩條狗,耷拉着腦袋,一條是老母狗卡希坦卡,一條是泥鰍,它得了這樣的外號,是因為它的毛是黑的,而且身子細長,象是黃鼠狼。這條泥鰍倒是異常恭順親熱的,不論見着自家人還是見着外人,一概用脈脈含情的目光瞧着,然而它是靠不住的。在它的恭順溫 和的後面,隱藏着極其狡獪的險惡用心。任憑哪條狗也不如它那麼善於抓住機會,悄悄溜到人的身旁,在腿肚子上咬一口,或者鑽進冷藏室里去,或者偷農民的雞吃。它的後腿已經不止一次被人打斷,有兩次人家索性把它吊起來,而且每個星期都把它打得半死,不過它老是養好傷,又活下來了。

眼下他祖父一定在大門口站着,眯細眼睛看鄉村教堂的通紅的窗子,頓着穿高統氈靴的腳,跟僕人們開玩笑。他的梆子掛在腰帶上。他凍得不時拍手,縮起脖子,一忽兒在女僕身上捏一把,一忽兒在廚娘身上擰一下,發出蒼老的笑聲。

「咱們來吸點鼻煙,好不好?」他說着,把他的鼻煙盒送到那些女人跟前。

女人們聞了點鼻煙,不住打噴嚏。祖父樂得什麼似的,發出一連串快活的笑聲,嚷道:「快擦掉,要不然,就凍在鼻子上了!」

他還給狗聞鼻煙。卡希坦卡打噴嚏,皺了皺鼻子,委委屈屈,走到一旁去了。泥鍬為了表示恭順而沒打噴嚏,光是搖尾巴。天氣好極了。空氣紋絲不動,清澈而新鮮。夜色黑暗,可是整個村子以及村裡的白房頂,煙囪里冒出來的一縷縷煙子,披着重霜而變成銀白色的樹木、雪堆,都能看清楚。

繁星布滿了整個天空,快活地睒着眼。天河那麼清楚地顯出來,就好象有人在過節以前用雪把它擦洗過似的。……

萬卡嘆口氣,用鋼筆蘸一下墨水,繼續寫道:「昨天我挨了一頓打。老闆揪着我的頭髮,把我拉到院子裡,拿師傅幹活用的皮條狠狠地抽我,怪我搖他們搖籃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着了。上個星期老闆娘叫我收拾一條青魚,我從尾巴上動手收拾,她就撈起那條青魚,把魚頭直截到我臉上來。師傅們總是耍笑我,打發我到小酒店裡去打酒,慫恿我偷老闆的黃瓜,老闆隨手撈到什麼就用什麼打我。吃食是什麼也沒有。早晨吃麵包皮,午飯喝稀粥,晚上又是麵包皮,至於茶啦,白菜湯啦,只有老闆和老闆娘才大喝而特喝。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他們的小娃娃一哭,我就根本不能睡覺,一股勁兒搖搖籃。親愛的爺爺,發發上帝那樣的慈悲,帶着我離開這兒,回家去,回到村子裡去吧,我再也熬不下去了。……我給你叩頭了,我會永遠為你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不然我就要死了。……」

萬卡嘴角撇下來,舉起黑拳頭揉一揉眼睛,抽抽搭搭地哭了。

「我會給你搓碎煙葉,」他接着寫道,「為你禱告上帝,要是我做了錯事,就自管抽我,象抽西多爾的山羊那樣。要是你認為我沒活兒干,那我就去求總管看在基督面上讓我給他擦皮靴,或者替菲德卡去做牧童。親愛的爺爺,我再也熬不下去,簡直只有死路一條了。我本想跑回村子,可又沒有皮靴,我怕冷。等我長大了,我就會為這件事養活你,不許人家欺侮你,等你死了,我就禱告,求上帝讓你的靈魂安息,就跟為我的媽彼拉蓋雅禱告一樣。

「莫斯科是個大城。房屋全是老爺們的。馬倒是有很多,羊卻沒有,狗也不凶。這兒的孩子不舉着星星走來走去①,唱詩班也不准人隨便參加唱歌。有一回我在一家鋪子的櫥窗里看見些釣鈎擺着賣,都安好了釣絲,能釣各式各樣的魚,很不錯,有一個釣鈎甚至經得起一普特重的大鲶魚呢。我還看見幾家鋪子賣各式各樣的槍,跟老爺的槍差不多,每支槍恐怕要賣一百盧布。……肉鋪里有野烏雞,有松雞,有兔子,可是這些東西是在哪兒打來的,鋪子裡的夥計卻不肯說。

「親愛的爺爺,等到老爺家裡擺着聖誕樹,上面掛着禮物,你就給我摘下一個用金紙包皮着的核桃,收在那口小綠箱子裡。你問奧爾迦·伊格納捷耶芙娜小姐要吧,就說是給萬卡的。」

萬卡聲音發顫地嘆一口氣,又凝神瞧着窗子。他回想祖父總是到樹林裡去給老爺家砍聖誕樹,帶着孫子一路去。那種時候可真快活啊!祖父咔咔地咳嗽,嚴寒把樹木凍得咔咔地響,萬卡就學他們的樣子也咔咔地叫。往往在砍樹以前,祖父先吸完一袋煙,聞很久的鼻煙,訕笑凍僵的萬卡。……那些做聖誕樹用的小雲杉披着白霜,站在那兒不動,等着看它們誰先死掉。冷不防,不知從哪兒來了一隻野兔,在雪堆上象箭似的竄過去。祖父忍不住叫道:「抓住它,抓住它,……抓住它!嘿,短尾巴鬼!」

祖父把砍倒的雲杉拖回老爺的家裡,大家就動手裝點它。

……忙得最起勁的是萬卡喜愛的奧爾迦·伊格納捷耶芙娜小姐。當初萬卡的母親彼拉蓋雅還活着,在老爺家裡做女僕的時候,奧爾迦·伊格納捷耶芙娜就常給萬卡糖果吃,閒着沒事做便教他念書,寫字,從一數到一百,甚至教他跳卡德里爾舞。可是等到彼拉蓋雅一死,孤兒萬卡就給送到僕人的廚房去跟祖父住在一起,後來又從廚房給送到莫斯科的靴匠阿里亞興的鋪子裡來了。……

「你來吧,親愛的爺爺。」萬卡接着寫道,「我求你看在基督和上帝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吧。你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這兒人人都打我,我餓得要命,氣悶得沒法說,老是哭。前幾天老闆用鞋楦頭打我,把我打得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才活過來。我的生活苦透了,比狗都不如。……替我問候阿遼娜、獨眼的葉果爾卡、馬車夫,我的手風琴不要送給外人。孫伊凡·茹科夫草上。親愛的爺爺,你來吧。」

萬卡把這張寫好的紙疊成四折,把它放在昨天晚上花一個戈比買來的信封里。……他略為想一想,用鋼筆蘸一下墨水,寫下地址:

寄交 鄉下祖父收

然後他搔一下頭皮,再想一想,添了幾個字:

康司坦丁·瑪卡雷奇

他寫完信而沒有人來打擾,心裡感到滿意,就戴上帽子,顧不上披皮襖,只穿着襯衫就跑到街上去了。……

昨天晚上他問過肉鋪的夥計,夥計告訴他說,信件丟進郵筒以後,就由醉醺醺的車夫駕着郵車,把信從郵筒里收走,響起鈴鐺,分送到世界各地去。萬卡跑到就近的一個郵筒,把那封寶貴的信塞進了筒口。……

他抱着美好的希望而定下心來,過了一個鐘頭,就睡熟了。……在夢中他看見一個爐灶。祖父坐在爐台上,耷拉着一雙光腳,給廚娘們念信。……泥鰍在爐灶旁邊走來走去,搖尾巴。……

①指基督教的習 俗:聖誕節前夜小孩們舉着用簿紙糊的星星走來走去。[2]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開場時所看到的是一個九歲的小男孩,這個年齡的孩子原本應該是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但當我們讀到凡卡所經受的種種折磨,不禁心頭一震。在凡卡給爺爺寫信的過程中,所面對的現實與鄉下美好幸福的生活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我昨天挨了一頓打。老闆揪着我的頭髮,把我拖到院子裡,拿皮帶抽了我一頓,因為我搖着他們那個睡在搖籃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着了。……師傅取笑我,打發我上酒店打酒,慫恿我偷老闆的黃瓜;可是老闆隨手撈到什麼就用什麼打我。吃食呢,簡直沒有……只有老闆他們才大喝而特喝。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他們的小娃娃一哭,我就別想睡覺,盡搖那個搖籃。」因此,一個九歲的孩子,天真無邪充滿夢想的孩子,在現實的面前發出了與年齡不相稱的悲嘆與哀求,足以看出他內心的苦楚。凡卡的信中所反映的莫斯科那些富人的生活和自己所處的環境的對比,正是作者想要每位讀者看到的,在那個社會環境下,人與人存在着等級尊卑,就連一個九歲的孩子也逃不出這種殘酷制度的迫害。比起那些富人的生活,凡卡過的吃不飽,穿不暖和一不小心就會挨打的日子。通過這些對比,作為讀者從這巨大的落差中深刻體會到凡卡的不幸。從凡卡的信中認識到了某些城市人的冷漠殘忍和一些農村人的淳樸善良。

小說通過不足三千字的描寫,用一個九歲男孩的所見所聞,畫出了19世紀末俄國農村和城裡的窮人和富人的生存狀態,通過凡卡的親歷揭露了剝削階級的兇殘和暴虐,寫出了底層人民貧窮但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態度。小凡卡的命運不再是某個人的命運,他的命運是整個兒童群體命運的體現。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不僅僅要看到凡卡生活中的種種不幸,也應該思考造成這種不幸的根本原因——沙皇專制統治的黑暗與殘暴。

藝術特色

小說的開篇是一個陳述句,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整篇故事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也沒有華麗耀眼的主人公,通篇都是借凡卡之口,通過描寫凡卡給鄉下的爺爺寫信這個過程,從凡卡的視角出發去審視這個世界。從敘述中我們得知小凡卡因為不小心睡着遭到了老闆的毒打;看到了凡卡被老闆娘用青魚狠狠地戳了臉;還看到了那些夥計慫恿凡卡去偷老闆的黃瓜而餓肚子的場景。

為了把情節表現得真實感人,作者在藝術上進行了周密細緻的構思,因為凡卡是一個才九歲的孩子,所以作者把書信和敘事互相穿插起來,使兩者水乳交融,真切動人。假如這篇小說完全採用書信體,凡卡的悲慘境況,他對家鄉生活的懷念,以及他的希望,全部由他用信寫出來,那麼這封信就要寫得很長,很有條理,這就令人難以相信,一個九歲的孩子會有這麼大的本領。何況他還沒有條件享受正規的文化教養,只不過他的母親在老爺家裡做女僕時小姐沒事做才教他讀書寫字,他現在才能拿起筆來給爺爺寫信,而要這樣一個小孩寫出那種有條有理的信就更是不可能的了。

作品影響

小說1990年初成為中學的教科書課文。該作品以獨特的視角,精湛的寫作手法集中反映了帝俄時期社會下層民眾的悲慘生活。作者通過對小凡卡生活的一些細節的描寫,揭示了沙皇等級制度的殘暴與冷酷,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小主人公凡卡的同情。

作者簡介

契訶夫(1860—1904),俄國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1879年進入莫斯科醫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

他的主要作品有:《勝利者》(1883)、《變色龍》(1884)、《草原》(1888)、《沒意思的故事》(1889)、《庫頁島》(1893-1894)、《在流放中》(1892)、《第六病室》(1892)。後來,他由開始創作戲劇,如《結婚》(1890)、《蠢貨》(1888)、《求婚》(1888-1889)、《一個不由自主的悲劇角色》(1889-1890)、《伊凡諾夫》(1887-1889)、《櫻桃園》(1903-1904)等等。

契訶夫在世界文學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他以短篇小說和莫泊桑齊名。歐美許多作家談到契訶夫的創作對20世紀文學的影響。瞿秋白、魯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對契訶夫都有過論述。他的小說和戲劇幾乎全部有中譯本。 [3]

參考資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室編著.語文教師教學用書 第11冊.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5
  2. 軒宇閱讀網
  3. 無憂無慮中學語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