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碗茶(江前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碗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七碗茶》中國當代作家江前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七碗茶

宋·吳自牧《夢粱錄·鯗鋪》:「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文人墨客又云:琴棋書畫千秋茂,詩酒花茶四季華。

枯燥無趣的開門七件事中赫然有茶,養性怡情的「八雅」里也名列其中。這茶既能上得廳堂,又可下得廚房,實是神奇玄妙。

1

有茶,就有茶道。而中國茶道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茶葉之美——翠葉煙騰冰碗碧,綠芽光照玉甌青。 茶水之美——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圓。火候之美——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茶具之美——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環境之美——竹雨松風蕉葉影,茶煙琴韻讀書聲。」

五境之美,美則美矣,但意猶未盡的筆者試着錦上添花。

以筆者耳熟能詳的安徽地方茶為例,太平𤠣魁、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岳西翠蘭、桐城小花、敬亭綠雪、天柱劍毫、涌溪火青、霍山黃芽、石台霧裡青、銅陵野雀舌等,這些茶名望而生津思而皆醉,正可謂茶名之美——「名可名 非常名」。

面對「道可道 非常道」的茶道「六境」之美,食人間煙火的凡夫俗子只能心存敬畏。其實,若丟開繁文縟禮,在過慣尋常日子的百姓來看,泡茶自是再平常不過之事,簡單到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

想當然,做到極致處,拔刀即收刀,你還有可能成為「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的一代另類刀/茶神。

2

「世間情動,不過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噹啷響 。」真得沒有梅子湯,一壺清茶許流年也可以啊。

可惜,「六境」之外的喝茶有時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安徽銀行學校求學,仲夏某個休息日,由合肥乘綠皮火車隨羅同學去淮南玩耍。

風塵僕僕汗流浹背地進他家門坐定後,羅同學一展地主之誼,先打開電風扇,再問道:「可喝茶?」

沒敢見外,我忙不迭地點頭道:「好的。」這大熱天的,誰跟他假客氣。

一杯茶端上來後,沒見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香氣如蘭,更無入杯沖泡的滾水霧氣氤氳結頂。

忍無可忍,我疑道:「你這玻璃杯中清亮通透,沒有一根茶葉,你忘放了嗎?」

「哦。」羅同學啞然失笑道,「你要喝茶葉茶啊。」

我大惑不解道:「什麼意思?」

羅同學撓撓頭,答道:「慚愧,我們這裡,茶就是白開水,放茶葉叫茶葉茶。」

咦?現代版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可一茗靜人或粗茶淡飯的茶,在中國歷史中的血與火,因承平日久,似「雲深不知處」了。

君不見,大唐滅吐谷渾,吐蕃三次進攻、一次攻陷唐都長安,其起因皆是衝冠一怒為茶葉。而長達一千多年漫長歲月里,逶迤在陡峭冰冷雪山、依傍着洶湧湍急河流、清脆馬鈴聲迴蕩於幽僻深谷的路,那竟是茶馬古道……

撇開「半盞清茶 觀浮沉人生 一顆靜心 看清涼世界」的諸多哲理不提,筆者還是推崇唐朝茶仙盧仝直抒胸臆的感慨:「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哈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既如此,何不「閒庭獨坐對閒花 輕煮時光慢煮茶」呢![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