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承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承運
丁承運
英文名 Ding ChengYun
出生 1944年
河南開封
國籍 中國
別名 號夷門居士
籍貫 河南鄧州
職業 學者,琴、箏演奏家
知名作品 《吟猱論》
《中國造琴傳統抉微》
《漢唐樂調研究》
《琴瑟和鳴》等

丁承運 (1944年3月 - ) 號夷門居士,原籍河南鄧州,出生於河南開封。自幼學琴、箏於胞姊丁伯苓,後從顧梅羹張子謙王省吾諸先生游。 1969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民族器樂系,發表論文《中國造琴傳統抉微》、《論吟猱》、《清、平、瑟調考辯》、《朱載(土育)琴律研究》、《梅花三弄考源》等二十餘篇,打譜琴曲《神人暢》、《白雪》、《六合游》《石上流泉》等。

當代著名學者與琴、箏演奏家,現任中國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台灣南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琴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律學學會理事、中國箏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華名人協會會員等。[1]

2011年,丁承運先生被文化部委任為「中國崑曲古琴研究會」唯一代表古琴專業會長。國家級非遺古琴藝術傳承人。學界評價其演奏「雄渾高古,儒雅蘊籍,體現了一位學者演奏家的完美結合」,為當代最有成就的琴家之一。[2]

個人簡介

丁承運,號夷門居士,原籍河南鄧州,1944年3月出生於河南開封。古琴名家。自幼學琴、箏於胞姊丁伯琴,後師從古琴大師顧梅羹張子謙先生,並從中州琴家陳仲巳陳樹三黃松濤,中州箏家王省吾諸先生游。治琴學凡四十餘年,並致力於中國樂律學、中州箏派的發掘研究,琴、瑟、箏樂器的研製,發掘並恢復失傳千餘年之古瑟寶弦及演奏法,搶救並推廣瀕於式微的中州古調,主張推行中國音樂傳統的傳習方式等。打譜發掘琴曲《神人暢》、《白雪》、《六合游》、《石上流泉》、《卿雲歌》、《修禊吟》、《流觴》[3]等十餘首。為當代中州琴派、中州箏派的代表人。且自幼熱愛中國文化與藝術,從13歲起,先後師從靳志武慕姚蔡德全等先生學習詩文、書畫。還跟魯文渠、范景義等前輩學練少林、太極功夫。正所謂彈琴功夫在琴外,獲益匪淺。在開封打下的文化功底對他以後的審美取向和在藝術上的發展有着重大的影響,而所學的中國功夫對他後來彈琴所獨具的如棉裹鐵的發音也有着很大的關係。

個人經歷

  • 1969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器樂系
  • 1972年執教於河南大學
  • 1981年任講師
  • 1986年任副教授
  • 1992年任教授兼音樂系主任
  • 1998年任河南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所長
  • 2001年任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

現任中國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台灣南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琴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律學學會理事、中國箏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華名人協會會員等。

2011年,丁承運先生被文化部委任為「中國崑曲古琴研究會」唯一代表古琴專業會長。 2018年1月28日晚中央電視台第三套綜藝頻道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4]

出身名門

1944年,丁承運出生於河南開封一個書香琴韻之家。其實,作為丁家這個一門書香的後人,祖籍是河南鄧縣(今鄧州市)。丁氏家族乃鄧州望族,自明初其始祖公丁從善隨孔顯鎮撫鄧州算起,丁氏家族在鄧州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族人丁鉦善琴棋書畫,是獨冠當時的古琴家,著有《琴譜》八卷。

丁承運的爺爺丁敬學、外公宋雅堂都是精通琴棋書畫之人。其父丁軫宇畢業於河南大學經濟系, 1936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經濟科學院深造,1941年回國任教於母校河南大學。其母宋慧芝也精通琴棋書畫,11歲考入開封北倉女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丁紀園的琴藝起初就是由母親傳授。

兄弟姐妹6人中有4人學習音樂,二姐即是我國古箏名家丁伯苓。從10歲開始,丁承運便跟着二姐學習古琴、古箏等樂器,對古琴更是情有獨鍾。

上了中學以後,丁承運對古琴的痴迷一發不可收拾。通過二姐引薦,他拜川派古琴代表人物顧梅羹教授為師,成為清代泛川派古琴的第四代傳人。

1964年,丁承運來到武漢音樂學院的前身湖北藝術學院讀書,與武漢的一些古琴老先生,如陳樹三、黃松濤、範文運等人結為琴友,來往甚密,經常周末「雅集」到一起,切蹉技藝。遺憾的是,隨後不久「文革」開始,「雅集」被取締,古琴也被砸了。

1972年,丁承運大學畢業分配到河南大學任教,當時河南省政府接待外賓,經常需要介紹中國傳統音樂,丁承運有機會重拾古琴。

藝術貢獻

傳統的古琴聲音很小,影響演出效果,曾經學過木工的丁承運決定改進古琴,2年後,他製作出了第一張古琴,在小型演奏廳演出時不再需要麥克風。在製作古琴的過程中,丁承運對唐代以來的琴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在《樂器》上發表了《中國造琴傳統抉微》的長篇論文,開始在古琴領域嶄露頭角。

2003年,中國古琴成功入選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丁承運功不可沒。文化部在組織申報材料時,丁承運是主要的文獻提供者之一,文獻中以較大篇幅介紹了丁承運演奏的上古琴曲《神人暢》。

丁承運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學者與琴、箏演奏家,學界評價其演奏「雄渾高古,儒雅蘊籍,體現了一位學者與演奏家的完美結合」,為當代最有成就的琴家之一。近年在古瑟定弦及演奏法研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使失傳千餘年之古瑟重新鳴響。在樂學研究方面,繼1983年發表論文《清、平、瑟調考辯》之後,又經二十年鍥而不捨地潛心研究,遂逐步揭開了千古之秘的漢唐清商三調、楚調、側調之謎。曾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清商三調音階調式考索》、《論吟猱》、《琴調溯源》、《論五音調》、《古瑟調弦與旋宮法鈎沉》等數十篇;1992年曾主辦清商樂研討會;曾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古琴獨奏及琴瑟合奏音樂會,音清韻雅,廣受好評。

藝術經歷

說起學琴,丁承運始啟蒙於二姐丁伯苓,後來二姐又把他介紹給了她的老師——在瀋陽音樂學院任教的古琴大師顧梅羹先生。他就常常利用假期到瀋陽跟顧老學琴,在顧老的教誨下,使他逐步步入了古琴藝術殿堂。[5]

後來,丁承運到武漢讀書,音訊遂稀。直至1978年,丁承運到顧老的湖南老家去看望他。這次,顧老把着丁承運的手把「百瓶齋」本《流水》的彈法教給了他,並囑咐他早日把《廣陵散》等曲理出來。幾天中,丁承運不停地請教,話題由彈琴、打譜、琴人、琴史到造琴,顧老有問必答,終日無倦容。

1972年丁承運任教於河南大學藝術系。當時,河南大學常有接待外賓的任務。一次偶然的機會,日本芭蕾舞藝術家松山樹子來訪,丁承運用古箏彈了從古琴移植的《平沙落雁》。松山樹子非常讚賞,她說:「我閉着眼睛聽了你的演奏,不像是一張琴在彈,而像有十張琴在彈奏一樣。」這次活動在當時的外事活動中影響很大,也使他有機會經常為外賓演奏,他以此為契機開始在公開場合演奏古琴。

接下來的幾年間,他利用假期,背着他自製的變體伏羲式大琴,到上海向廣陵派藝術大師張子謙先生求教。張老看他對古琴藝術這麼執著,不顧年事已高,傾囊相授。除了張老擅彈的廣陵派名曲《梅花三弄》、《龍翔操》等曲外,還特別學了郭楚望的名曲《瀟湘水雲》。丁承運用了5天學下了這首大曲。離開上海時,在姚炳炎先生家雅集,他又彈了這首《瀟湘水雲》向大家匯報,頗得上海老一輩琴家讚賞。

藝術特點

後來,經過了多年的磨練,在操縵生涯中,丁承運通過對中國文化的深究與理解,逐漸將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氣息貫通於琴音中,形成了他獨具個性的風格。出音沉雄蒼古,如棉裹鐵;運指如行雲流水,舉重若輕;琴風雅正蘊藉,氣象高遠;處理琴曲不事小巧,一派天機而時出新意。在當今舉世崇尚表現、技巧的風氣中,他彈琴的格調更顯得樸厚大雅,與眾不同,浸透着一股清新的文化氣息,顯示着創造性繼承的魅力與智慧。在恪守傳統的同時,他也並非固步自封,而一直是精鑽求之,不斷賦予古譜以新的理解與詮釋,將其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這就是他常說的以古琴凸現中國文化的精神。

《詩經》有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可謂自古瑟不離琴,琴不離瑟。但自唐末以後,古瑟成為宮廷擺設,「琴瑟和鳴」便失傳了。2000年,丁承運根據多座古墓出土的古瑟,成功將失傳已近千年的古瑟復原。他的妻子傅麗娜也是武漢音樂學院的教授,長期從事中國音樂教育,夫唱婦隨,主動承擔了彈瑟的任務,二人經常研究切磋。丁承運教授的古瑟複製及其彈法的發掘,加上其夫人對古瑟細膩的演繹,使「琴瑟友之」成為可能,二人的合奏也成了真正的「琴瑟和鳴」,一時在琴界傳為佳話。夫妻二人曾多次在美國、台灣省、中國香港等地舉辦琴瑟音樂會,每次總能颳起一陣「琴學颶風」。

丁承運說他家在開封已是三代人了:自祖父到開封開辦針織傳習所,父親丁軫宇系河南大學畢業,赴英國留學回國後,任河南大學教授。丁承運是在開封讀完中學,大學畢業後又回到河南大學任教30年。他成長於開封,在開封度過了他的前半生。他的妻子傅麗娜也是開封人,曾是河南大學音樂學院的副教授,2001 年調入武漢音樂學院,所以他們對開封有着極深的感情。他著文常自稱夷門琴士或夷門居士,就是念念不忘自己是開封人。他說他幾乎每年都要回開封一次,看看不斷變化着的故鄉的面貌,看望培育關懷過自己的師友鄉親。

藝術作品

《琴瑟和鳴》是金蜂唱片最近推出的一張古樂專輯,同時這張唱片也是全球首張琴瑟和鳴專輯。[6] 琴,指的就是古琴。而瑟也是我國古代的最重要的弦樂器之一,在上古時代與琴齊名。在《詩經》等古籍當中有大量的琴瑟合奏的描寫,如「妻子好合,如調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可見琴瑟合奏何等清雅。在唱片中請來了國內著名的丁承運教授及其妻子付麗娜擔任琴瑟演奏,丁承運教授對於古瑟的複製及其彈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加上丁夫人對古瑟細膩地演繹,成就了這張《琴瑟和鳴》。在唱片中共收錄了8首作品,其中四首是琴瑟合奏,包括了《神人暢》、《陽關三疊》、《漁櫵問答》、《關山月》。在唱片當中大家可以領略到琴瑟合奏的那種超凡脫俗的音響效果,丁承運夫婦出神入化的演奏可以說再現了琴瑟和鳴的千年遺韻。

人物成就

湖北藝術家丁承運入選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24日,由光明日報社、光明網聯合組織的「2017中國非遺年度人物」評選揭曉,[7]武漢市古琴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武漢音樂學院教授丁承運成為10名獲獎者之一[8]。 評委會對其頒獎詞說:高山覓流水,他讓千年的古琴在今天遇到了民族傳承的知音;陽春笑白雪,他用七弦彈奏出古琴欣欣向榮的春天。

打譜」再現十餘首古琴曲

丁承運是享譽國內外的琴箏演奏家,音樂史學家、文獻學家、教育學家、考古學家,書法家。2003年,中國古琴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丁承運功不可沒。我國在組織申報材料時,丁承運是主要的文獻提供者,文獻中以較大篇幅介紹了丁承運演奏的上古琴曲《神人暢》。

中國古代琴譜又稱為「減字譜」,這種記譜法使用減字拼成某種符號記錄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彈奏指法,它是一種只記錄演奏法和音高,不記錄音名、節奏的記譜法。因為這種古老的記譜法存在一定的傳播局限性,我國現存的古譜大部分已經絕響,必須經過「打譜」將其恢復成可以演奏的音樂。

1982年,丁承運根據《西麓堂琴統》打譜出古琴曲《神人暢》。那遍及十三個徽位的泛音,清瑩透亮,似日月經天;那深沉堅實的散、按音,蒼勁雄健,如江河行地;令人耳目一新的七聲古音階旋律,古樸粗獷、豪爽跌宕的舞蹈節奏,動人心魄,使人陶醉。至今,它已成為中國當代最經典的打譜琴曲之一。

至今,丁承運已打譜彈奏出《白雪》《卿雲歌》《扊扅歌》等十餘首古琴曲。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根據音樂的特點,一次一次嘗試打譜,從而恢復一首古琴曲,少則數十天,多則需要半年, 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

成功復原古瑟,與妻子再現「琴瑟和鳴」

在中國上古時期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就是文獻中幾乎所有提到琴或瑟的地方都是琴瑟並稱。例如《詩經》中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更有用「琴瑟和鳴」比喻夫婦情篤和好。[9]

1998年,丁承運開始研究古琴與古瑟的合奏。2000年,他根據多座古墓出土的古瑟,成功將失傳已近千年的古瑟復原。丁承運的妻子傅麗娜也是武漢音樂學院的教授,長期從事中國音樂教育,夫唱婦隨,她主動承擔了彈瑟的任務,二人經常研究切磋。一直到2003年,兩人終於使「琴瑟友之」成為了現實。

如今,二人共同研究琴瑟彈奏並出版《琴瑟和鳴》音樂集已成為樂壇佳話。夫妻二人曾多次在台灣、香港地區,以及國外多地舉辦琴瑟音樂會,每次總能颳起一陣「琴學颶風」。

此外,丁承運的女兒丁霓裳也是一名古琴演奏者,每當這一家三口同時登台演奏琴瑟,總會讓觀眾們讚嘆不已。

今年定下5個「小目標」創新古琴藝術

2017年,丁承運的足跡遍布全國,他不斷舉辦古琴大師班、大型演出、講座等,並且推出了一張《白雪逸音——丁承運古琴藝術》黑膠唱片。他高興地告訴記者:「2003年中國古琴申報聯合國非遺時,全國能熟練演奏古琴的人數在52人左右,經過我們十幾年的推廣,如今僅武漢的古琴演奏者就不止這個數目。不過,全國高水平的古琴演奏者還是非常有限,很多演奏者的水準急亟需提高,這也是我去年努力的方向。」

在進行人才培養的同時,丁承運也為古琴藝術的挖掘整理、保護傳承、發展創新獻出了所有才智與畢生精力。2018年,這位年過七旬的古琴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又給自己定下了一系列新目標:一是集中發掘琴歌藝術,即讓古琴可以一邊彈一邊唱;二是發掘古琴與古箏、箜篌等不同樂器的合奏方式;三是舉辦一場與古琴有關的書法作品展;四是出版一部《古琴打譜集》,將更多僅有指法的古譜變成可以演奏的音樂;五是將自己在國家圖書館的系列大型講座文稿結集出版。[10]

丁承運說:「古琴藝術有着極其豐富的內涵,我們只有不斷開拓新的領域,才能讓它煥發出新的光彩,並且得以傳承發展。」[11]

視頻

丁承運 琴瑟和鳴《神人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