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次性擴崗補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一次性擴崗補助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一次性擴崗補助是指國家為發揮失業保險助企擴崗作用,鼓勵企業積極吸納大學生就業給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的補貼。

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延續實施

2023年6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下發通知,延續實施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通知規定,對招用2023屆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至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並為其繳納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企業,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2023年12月底。

1名上述人員的就業參保信息和身份只能由1戶企業用於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不能重複使用。一次性擴崗補助和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不能重複享受。各地不得超出現有政策規定提高政策享受門檻,增加限制條件,要讓招用上述人員並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儘可能享受政策紅利。

一次性擴崗補助申領方式

按照「方便、快捷、規範、安全」的原則,兼顧線上線下,採取「免申即享」與自行申請相結合的經辦模式。

各級失業保險經辦機構通過數據比對,向符合條件企業發送信息並經其確認後,主動將一次性擴崗補助資金髮放至用人企業對公賬戶,對沒有對公賬戶的企業,將資金髮放至當地稅務部門提供的該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賬戶。

同時各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開設線下服務窗口,便於企業自行申請。

這兩種經辦模式互為補充,既可以降低辦事成本,讓企業「零跑腿」直接受益,也能兼顧企業到現場辦理的意願。

註:對企業所招用的相關人員參保情況,經辦機構要通過本地信息系統核實,並在收到企業申請後30日內辦結。

一次性擴崗補助核查發放

加強部門協同、部省聯動,通過事前比對和事後核查相結合方式防範錯發冒領。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教育部門建立了「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身份核驗接口」,向各地共享高校畢業生身份信息,各地可通過部省人社業務協同平台,按月與本地新參保人員信息比對,確認招用人員身份,精準鎖定符合條件企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歸集各地一次性擴崗補助發放數據,開展全國信息事後比對核查,及時將身份不實、跨省份重複享受等疑點數據下發各地核實,確保資金髮放安全規範。

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於每月20日前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上報一次性擴崗補助發放數據,支持部端開展全國信息比對核查。對部端比對下發的身份不實、跨省(區、市)重複享

受等疑點數據,各地要立即核實,對於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時追回所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按規定追究其相應責任。

一次性擴崗補助辦理指南

以山東省聊城市一次性擴崗補助的申請辦理為例:

享受對象和標準

在聊城市參加失業保險的企業,招用2022年度普通高校畢業生(畢業時間為2022年1-12月且取得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2020年7月份後、2021年7月份後教育部門移交的實名制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數據信息中的人員)和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辦理就業登記並為其繳納失業保險費1個月以上且處於正常繳費狀態的,按照每人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

政策執行期限

申請期限截至2023年1月31日。

辦理流程

符合條件的參保企業可登錄聊城12333服務網→服務大廳→單位網上服務,直接進行網上申領。具體的申請流程請登錄聊城市12333服務網單位網上服務系統→常用下載專區,下載並查看「一次性擴崗補助網上申報流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