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曼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曼街 位於哈爾濱南崗區,建於1921年,原名山街。1946年7月7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山街改稱一曼街。該街位於城區中部,東北起文廟街,西南至霽虹街,是溝通道里、道外、太平區的主要幹道,全長2 375米,柏油路面,為市級一類街路。 中文名 一曼街 建 於 1921年 原 名 山街 所在地區 哈爾濱南崗區長2375米

目錄

1 街名的來由 2 人物介紹 3 人文建築特色

街名的來由

市政府之所以將這條路命名為一曼街,是因為趙一曼烈士與這條路有着非同尋常的關係。早在1932年春,趙一曼曾到坐落在這條路上的老巴奪煙廠從事過革命活動,而趙一曼被捕後,就被關押在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現東北烈士紀念館)受酷刑。之後,趙一曼的被捕養傷逃離虎口也是在這條街上。因此說,在這條街上,灑滿着趙一曼烈士的鮮血。

人物介紹

趙一曼(1905-1936)

四川省宜賓縣人,出身地主家庭,讀過私塾。"五四"運動暴發後,開始接受革命思想,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趙一曼毅然離開封建家庭,參加革命,當年由共青團員轉為中共黨員。 1932年春黨中央派趙一曼到東北抗日前線。開始到奉天,同年秋到哈爾濱就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和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她經常活動於老巴奪煙廠電車廠。1933年4月,她親自到電車廠指導工人大罷工,使全市電車一律停駛,迫使日偽當局答應了罷工條件,罷工取得勝利。 1934年春哈爾濱黨組織遭破壞,趙一曼被黨組織派駐珠河縣(今尚志市)開展抗日游擊區工作,1935年11月15日、22日兩次遭敵襲擊,大腿骨、手腳部受傷,不幸被俘。被捕後,趙一曼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敵人使用各種酷刑,皮鞭子抽、竹籤釘入指甲,都未能從她口中逼出半句口供。後來由於趙一曼的傷處化膿嚴重,敵人不得不把她送進市第一醫院監視治療(現哈醫大一院住院處院內)。看守警察董憲勛、女護士韓永義,都是有正義感的青年,趙一曼就向他們講述抗聯鬥爭事跡和革命道理,使他們逐漸由同情、羨慕到決心參加抗聯隊伍。1936年6月28日經過周密準備,他們勝利逃出哈爾濱,但不幸又被敵人追上抓回。抓回後,敵人反覆提審一個月,趙一曼受盡酷刑,答覆的始終是"不知道"三個字。1936年8月3日趙一曼在珠河小門處刑場英勇就義,時年31歲。 [1]

人文建築特色

東北烈士紀念館

哈爾濱市解放後,人民政府為紀念這一女英烈,將此街更名為一曼街,還根據中共東北局和東北政委會的指示,在原偽濱江省警務廳舊址建設東北烈士紀念館和紀念塔。這裡位於一曼街21號,建於1928年,早為東省特別區圖書館。東北淪陷時期,日本侵略者將這裡占用,掛上了偽哈爾濱濱江省警務廳的牌子。從此,這裡便成為日本帝國主義血腥鎮壓中國人民的罪惡場所,在長達13年的時間裡,這裡被監禁、關押、刑訊、屠殺的愛國志士、共產黨員不計其數。就是因為有許多先烈在這裡進行過無數次的英勇鬥爭和犧牲,因此作為烈士紀念館,更有着特殊的紀念意義。 東北烈士紀念館是一座造型莊嚴而宏偉的建築,此樓以古希臘科林斯柱式控制構圖,高大的廊柱托起裝飾的內花,是一棟典型的古典復興式建築。該館於1948年10月正式開館,總建築面積為4283平方米,陳列面積1031平方米,共展出300多位在全東北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的事跡,1000多件革命文物、圖片和歷史資料。其中抗日英雄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李兆麟以及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楊子榮、董存瑞等的英雄事跡和珍貴遺物也陳列在這裡。 1953年元旦,周恩來總理親臨該館參觀,並親筆書寫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題詞。目前,東北烈士紀念館已經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和外地觀光旅遊者必到的瞻仰革命先烈的紀念地。 一曼街同樣也是一條人文景觀大道,東起有建於1926年的文聖孔廟,有建於1922年的老巴奪煙草公司,有建於1933年"日滿文化協會",這幢巴洛克風格建築現已成為市群眾藝術館,有"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的許公紀念碑,有建於1927年的東省鐵路普育學校(現三中)以及1926年落成通車的霽虹橋。 這條街的另一顯著特點是中西合璧。19世紀末,一條連結歐亞大陸的中東鐵路猶如一把鋒利的長劍插進了遠東地域靜默的心臟。繼而,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在這片廣闊無垠的大地上發生了強烈的碰撞和接觸,從而打破了歐亞兩大文化在這片土地上長期以來的歷史隔離狀態。所以說,哈爾濱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城市,而一曼街就是一條有代表性的街道。具有中國傳統大屋頂建築的老軍工學院、孔聖文廟和第三中學就是樣板性建築,其中孔聖文廟最具代表性。

文廟

文廟建於1926年,位於一曼街起端處原軍工學院內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典型代表作。它由殿堂、兩廂、門庭和圍牆組成的三進院落,層次井然,氣勢宏偉,軒昂凝重,按正西北中軸線依次布局,南端前院為欞星門院,院內松柏蒼翠,"丹牆"迴繞,三間四柱的高大牌坊、漢白玉雕欄的碧水橋,甚為壯觀;中院為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進入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東西兩座石碑,碑上刻有張學良所題碑文,記載着文廟的修建情況、背景及歷史意義。殿兩側是東西相對的兩座鄰殿;後院原為"崇聖祠",後改為"書廳院"。三重正殿均為黃金、琉璃瓦蓋,兩側配殿分別為青、綠、灰瓦頂,金碧輝煌,富有變化。 殿內雕梁畫柱和彩繪,富麗堂皇。文廟的雕欄、龍墀、石碑刻飾得生動精美,整個建築採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形制結構,保留出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造型考究,古樸典雅,飛檐斗拱,色彩鮮明,是黑龍江省現存最大,最完整的仿古建築群體。解放後,政府曾多次撥款對其進行修復和保護,1989年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在文廟原有的基礎上建立了省民族博物館,常年展出黑龍江省少數民族的歷史、風俗和文物。目前,市政府計劃在此對周邊環境進行整體改造,建設文廟文化園區。屆時該園區將與極樂寺文化園區融入一體,構成哈爾濱市古文化園區一大景觀,成為來哈旅遊觀光的必到之處。 [2]

霽虹橋

與孔聖文廟老軍工古建築群遙相對應的是一曼街西端的西洋建築景觀區,這裡除有東北烈士紀念館、市群眾藝術館、藝術博物館外,最有代表性的則是建於1926年的霽虹橋。 凡是到過哈爾濱的中外遊人,都不會忘記霽虹橋,無論是見過它,還是走過它,都會留下很深的印象。不論是橋的造型與裝飾,還是橋本身的名字都很有特點並有一番來歷。 1898年,中東鐵路的修建將現道里與南崗兩區一分為二,但此處為兩地的咽喉要道,過往行人車馬很多,為此,中東鐵路工程局便在此建了一座木橋。到了20世紀20年代,哈爾濱市城市建設已初具規模,該木橋已遠遠適應不了交通運行的需要,同時木橋也與火車站周邊的建築極不協調。1926年4月哈爾濱特別市決定將木橋拆除,在原地新建鋼筋水泥結構永久的橋樑。該橋由俄國人帕·什維里多夫總工程師設計。全橋長51米,寬27.6米,車行道寬21.4米,人行道寬3.1米,橋下有3孔不等跨5線鐵路涵橋。橋上雄踞橋頭兩側的那座方身尖頂的塔形橋頭樁,使它顯得威嚴;矗之橋欄中間的,那四根金屬鑄造的五盞花燈柱,使它感覺秀麗;從橋下仰觀,兩墩三孔的拱軀橫空飛架,展現他巍峨和壯美;於橋頂側視,鏤空嵌花的鐵欄高可等身,20雙帶飛輪妝點得纖巧玲瓏。夜晚在橋型燈、高架燈的照射下,顯得更加婀娜多姿,流光異彩。鐫刻在橋樁上的"霽虹橋"三字,乃中東鐵路局理事劉哲所書,字寫得瀟灑, 名也起得漂亮。在為橋起名時還曾留下一段佳話:1926年之前,俄國人一直把持着哈爾濱的市政權。3月30日,以張廷閣為代表的中國議員,同俄籍議員進行了鬥爭,改組了市公議會,成立了哈爾濱特別市自治會,並提出撥款40萬盧布,重建霽虹橋,4月便開始動工,10月17日,自治會選舉揭曉,張廷閣當選為會長。這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日子,俄國人一掃往日的威風,霽虹橋也即將落成,命名當然要按華語來命名。劉哲雖然不是一位詩人,卻極有思想,愛國民族意識強烈。在滿城俄語名稱中,劉哲大筆一揮,獨樹一幟,霽虹橋大名響響亮亮的公布於眾,贏來一片喝彩。這"雨止雲散"不正是象徵着從此結束俄國人霸占的28年的市政權嗎?這"長橋如虹"不正是象徵着哈爾濱民族資本的蒸蒸向榮嗎。大橋於11月28日竣工,並舉行了通車典禮。 時隔77年的歷史滄桑,霽虹橋仍是哈爾濱一條最亮麗的風景線。

一曼廣場

20世紀90年代,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在一曼街東北烈士紀念館對面三角地修建了 一曼廣場,豎立了趙一曼烈士塑像,供人敬仰。每當清晨,老人們在這裡健身強體,青年人在這裡習文攻讀,而中年人則在這裡翩翩起舞,好一派祥和、溫馨的和平氛圍。趙一曼烈士在欣慰的注視着人們,她的鮮血沒有白流,她嚮往和為之奮鬥的不正是人們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嗎?而面對塑像的人民也將永遠不會忘記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共和國基石。"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這是郭沫若先生的詩句,他表達了我國億萬人民對趙一曼烈士的永遠懷念之情。 唱吧!跳吧!讓來哈觀光的旅遊者也一起融入這肅穆的大街和這歡樂的海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