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捧紫砂土(左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捧紫砂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捧紫砂土》中國當代作家左岸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捧紫砂土

請您在這北方紫陶之都隨意尋出一把清水泥的子冶石瓢,放進一撮昨日新買的六安瓜片,聽我嘮什子幾句有關您腳踏的這方土地,您這一壺茶喝完了,我也該說完了。

在話題的開端,喀左縣,一個鮮活跳動着的生命體,她的生命是延續的,是靈動的。她是這泱泱大國盛開的一朵綺麗的神花,她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造就一方水土,且不說這裡物寶天華、人傑地靈,單單是這紫砂茶器就足以感染每一位來訪者的心靈。

中國人酷愛喝茶,就像西方人愛飲咖啡。從粗放式羹飲到細啜慢飲,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生了相應的茶具。西漢辭賦家王褒有言「烹茶盡具,酺已蓋藏」。到了宋代以後,歷代皇帝更是將「茶器」作為名貴的賞品賜給王侯大臣們。在漫長的歲月里,茶具成為了茶文化歷史發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

而在瑰麗朴雅的喀左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早已在父輩們的傳承下熟練地精通了紫砂茶具和陶藝的純手工製作工藝。現在的我們生活在機器工業時代,但這項手藝在這裡卻有幾千年的生命了。以泥做質、胎質細膩、古樸淳厚、啞光內斂。工匠們就地取材挖出紫砂礦,傾注對茶具的理解對美的感悟,嚴格地遵循每一個步驟,經過搗碎、過篩、澄濾、「養土」等一系列工序後製成具有可塑性強、成坯強度高、收縮率小的紫砂泥。接下來需要匠人們細緻凝注將紫砂泥製成器坯再經過精心的修整和裝飾後在1100-1300攝氏度的窯溫下燒制,脆弱的器胚,容不得半分差池,使得裝窯的過程充滿了儀式感。倘若您可以親眼目睹這紫砂陶器的製作工序,就會發現每個製作工序的每一個角度都有着別樣的美感,時間靜於此中,光陰頓於眼前,使你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古時空中,在古老的窯口邊上,也有這麼一批匠人,專注着手中活計,祈禱着窯神的庇佑,不負辛勞。

今天,在這裡,紫砂陶藝的製作工藝成為了長存於世的經典,實現了工匠精神回歸文化理想,回歸歷史責任,回歸永恆價值,回歸歷史本質特徵。

好的茶具當是以人為本,服務於茶,服務於泡茶之人。得天獨厚的喀左紫砂被賦予的是細膩堅硬、溫潤儒雅。歷經烈火的淬鍊,茶具表面呈半瓷化效果,如此,用紫砂壺沖泡茶葉時才能保持較高的水溫。歷經高溫後茶器所帶來的不規則氣孔率,使茶葉不至於在沖泡時被悶熟,這便是喀左紫砂何以真實地還原茶性,帶來極佳品飲體驗之所在。

喀左的紫砂陶器雅俗共賞。它的俗是俗進骨子裡的那種俗,說到底它就是一捧泥土,你不知道它到底沉睡在地下岩層多少年。早在55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用它燒制陶器,遼金時期工藝精美的陶製品就已經發展成相當大的規模。你說不清楚它到底是從什麼時候就開始就存在於這天地之間,隨着歷史滄桑變革,它完全融入了當地老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大人、老人、孩子,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這紫砂陶器工藝的製作中,人際間的默契密碼,不需要言語的催逼,用一種婉轉的形式,給彼此留下恰到好處的空間。

它的雅又體現在它的文人氣質上,安靜的喝茶是文人們一直以來所倡導的,用好器、喝好茶,漸入修身、冶心之境。喀左紫砂陶器是文人之器,是怡雅之器,那種超凡脫俗的寧和,平靜中所蘊藏的力量,足以讓人於喧囂之中靜於此中,由器之美好關照內心,關照自我。

喀左的紫砂陶器還是真正的藝術藏品,火的印記成就了它獨有的美感,它的藝術渲染力會沁到你的心裏面去。在賞玩之後,越發的光潔瑩潤如脂如玉。古人先賢「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奠定了我們傳統的審美基調,先賢見於天地,臻大和之境。喀左紫砂陶器所做的便是設計之中「見人、見物、見生活。」

敬於天地,關照自身。

現如今喀左這個紫砂儲量在10億噸以上的燦爛古城,儼然成為了投資興業的黃金寶地。在中國傳統工藝的傳承路上喀左將永恆亮起窯區的火光,待它燃燒,待它強大。接下來,交付與火,有的美註定誕生於烈焰之中...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鞭着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這一段關於您腳下的土地我就說完了,您這一壺茶也喝完了罷...

[1]

作者簡介

左岸,中國鐵建第十四工程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