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研究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研究》,梁昊光 等 著,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一體化理論、產業價值鏈理論、分工理論和地緣政治理論分析「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中取得的成效。

從經濟理論解釋和經濟案例實踐互動邏輯中可以看到,150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組成「一帶一路」全球互聯互通網絡,既是中國逐漸加入全球生產布局的過程,也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貿治理體系的新階段,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成功探索。

本書圍繞構建「一帶一路」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互聯互通的理論方案,研究了建立和加強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提出了互聯互通網絡的理論方案和政策建議,對拓展傳統經濟貿易理論有一定的創新價值。

作者介紹

梁昊光,發展理論和政策分析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市「四個一批」理論人才。現任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家一帶一路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市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科學觀察》雜誌執行主編,《中國現代化發展報告》主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