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剪梅題泛碧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覓知網 的圖片

一剪梅題泛碧齋》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諫官鄧肅的作品之一。

鄧肅(1091~1132)字志宏,南劍沙縣(今屬福建)人。生於宋哲宗元祐六年,卒於宋高宗紹興二年,年四十二歲。少警敏能文,善談論。李綱見而奇之,相倡和,為忘年交,入太學。時東南貢花石綱,肅作陳東,布衣歐陽澈等為保李綱被斬首。鄧肅並未因此而退卻,他義無反顧,於當月二十一日再上《論留李綱疏》,明言「綱學雖正而術疏,謀雖深而機淺」,所以,既不足以副高宗「眷注之誠」,又無法周旋於高宗左右的寵臣之間。奏摺中還引用宋高宗起用李綱時說「李綱真以身殉國者」的話,含蓄地批評高宗出爾反爾的行為,強調「李綱於此亦不可謂無一日之長也[1]」。

一剪梅題泛碧齋

作者軼事

鄧肅 (1091~1132年)。 字志宏,號栟櫚,沙縣八都鄧墩人,唐末崇安鎮將鄧光布將軍後裔。父鄧谷,母羅氏。肅自幼聰明好學,26歲入太學[2],深得楊時的器重。

徽宗當政時,在開封建艮岳,令各地進貢奇花怪石放置其中供賞玩,宋宣和末(1124年),鄧肅呈《花石詩十一章並序》批評那些借獻「花石綱」以營私利的阿諛奉承之徒是「飽食官吏不深思,務求新巧日孳孳」。詩中還寫道「但願君王安百姓,圃中無日不東風」。當朝權臣見詩大怒,將鄧肅逐出太學,貶回故里。鄧肅義無反顧,揮筆寫下「填海我如精衛,擋車人笑螳螂。六合群黎有補,一身萬段何妨」的詩句,表現了崇高的氣節。

靖康元年(1126年),在復職後的李綱的舉薦下,宋欽宗於便毆召見鄧肅,賜以進士出身,補承務郎,並授以鴻臚寺主簿之職。同年十二月,鄧肅奉命押送金兵勒索的道釋版籍前往金營,被扣為人質,在金營的50餘天,鄧肅毫無奴顏媚骨,鎮定自如,藉機察看敵營,了解軍情。

視頻

一剪梅題泛碧齋 相關視頻

北宋轉瞬即逝的崛起,宋哲宗趙煦絢爛的一生,鄜延路之戰!
古代詩詞鑑賞-如何讀懂詩歌

參考文獻

  1. 鄧肅簡介,快學網
  2. 太學始創於什麼朝代_秦漢歷史,謀歷史,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