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雷》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雷》,朝代:唐 作者:杜甫

《雷》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中文名 雷

朝 代 唐

作者 杜甫

體 裁 五古

作品原文

大旱山嶽燋,密雲復無雨。

南方瘴癘地,罹此農事苦。

封內必舞雩,峽中喧擊鼓。

真龍竟寂寞,土梗空俯僂。

吁嗟公私病,稅斂缺不補。

故老仰面啼,瘡痍向誰數。

暴尪或前聞,鞭巫非稽古。

請先偃甲兵,處分聽人主。

萬邦但各業,一物休盡取。

水旱其數然,堯湯免親睹。

上天鑠金石,群盜亂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陽不猶愈。

昨宵殷其雷,風過齊萬弩。

復吹霾翳散,虛覺神靈聚。

氣暍腸胃融,汗滋衣裳污。

吾衰尤拙計,失望築場圃。

作者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