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城》是魯迅寫的一篇文章。
原文
偉大的長城!
這工程,雖在地圖上也還有它的小像;凡是世界上稍有知識的人們,大概都知道的罷。
其實,從來不過徒然役死許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嘗擋得住。現在不過一種古蹟了,但一時也不會滅盡,或者還要保存它。
我總覺得周圍有長城圍繞。這長城的構成材料,是舊有的古磚和補添的新磚。兩種東西聯為一氣造成了城壁,將人們包圍。
何時才不給長城添新磚呢?
這偉大而可詛咒的長城!
五月十一日。
賞析
長城是炎黃民族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象徵。唯其如此,歷代歌詠讚頌長城之辭舉不勝舉。但《長城》一文,卻着實新奇怪異,發論別具一格,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獨特的藝術性,給讀者以極大的思想震撼。
文章選取的題材,是人們「大概都知道的」長城,但我們讀《長城》,卻覺得在讀一部縮寫的中國社會史,從而沉浸於作品深邃的、發人深省的內蘊中,分明感受到兩個長城:一個有形的物質的長城,一個無形的精神的長城。有形的長城圍住了閉關自守的封建王朝,但「何嘗擋得住」外虜的弱肉強食,豈不悲哉哀哉!無形的長城更束縛了民族的進取的思想,泯滅着民族創造的生機,使人們動彈不得,在這種精神長城——鎖鏈的禁錮之下,任人宰割,隨人欺壓。更為可悲的是,即是在現代社會裡,還有一些總是要用「新磚」去修補古老的長城,「古磚」和「新磚」這「兩種東西聯為一氣造成了城壁,將人們包圍」,這是用象徵的筆法指斥當時的「國粹派」的倒行逆施。魯迅是從國家民族歷史、現實和未來的高度,對於以「長城」為象徵物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恪守舊俗、不思變革的腐朽部分加以抨擊的,因此,文章表現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對於「長城」所象徵的傳統保守腐朽的文化的詛咒,也具有極其強烈的震撼力!
文章的思想力量是其藝術力量的基石,臻於完美的藝術手法,能在相當程度幫助思想的表達。文章選擇國人熟知而又是民族歷史的見證和民族文化的標誌作為着筆點,闡發深刻執着的反舊傳統、反舊意識的強烈願望,既表現了深刻的歷史洞察力,也標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篇幅短小而內蘊豐厚、精深雋永是文章又一明顯的特點。這得力於文章所議的事物的具大的歷史概括力和高度濃縮的、多重的象徵性,作者以此作為觀察認識的起點,從一方長城,透視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變幻的風雲,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層層堆積,即肯定其「偉大」,作為「一種古蹟」,「或者還要保存它」;而尤其憤於不斷用 「新磚」修補「古磚」造就的長城,質問「何時才不給長城添新磚呢?」自然,這裡決非指對物質長城的修補,而是作者藉此表達對於「長城」所象徵的舊傳統以及當時的「國粹派」、復古主義思潮修補舊傳統的長城以「將人們包圍」的行徑的憤慨。這裡既有高度概括地對於歷史的探究,也體現了作者對於現實的關注以及對民族命運的深沉的思考,故文章雖極短小,內容卻博大厚重,使人震撼,引人沉思,使人覺悟。文章所體現作者深刻的歷史穿透力,巨大的思想涵蓋力和對於民族命運的強烈的憂患意識、歷史責任感,是魯迅所獨具的,決非一些淺薄者所可比擬。[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