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送遠》

來自網絡的圖片

《送遠》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離開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此詩運用了白描手法將離別情寫得入木三分,用濃濃的情誼來襯托塵世的悲涼和離別時孤寂的心境。全詩基調幽靜清雅,結構前後照應,場面細緻感人,善用對比,虛實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人對社會當時的衰敗景象看得非常透徹,對人情的冷漠表達了無限感慨,凸顯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關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送遠

作者; 杜甫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原文;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

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

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帶甲:全副武裝的戰士。《國語·越語上》:「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

⑵胡為:何為,為什麼。《詩經·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⑶親朋:親戚朋友。杜甫《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⑷孤城:邊遠的孤立城寨或城鎮。此指秦州(今屬甘肅天水)。

⑸關河:關山河川。《後漢書·荀彧傳》:「此實天下之要地,而將軍之關河也。」

⑹「別離」二句:因為想到古人離別時的傷感,還是會不斷想起昨日離別的情景。

白話譯文 天地間仿佛充滿着身着戰甲的將士,這兵荒馬亂之際我為何要遠行!

親人和朋友都失聲痛哭,我騎着馬離開秦州這座孤城。

草木凋零,時間已入歲暮;關河冷落,途中霜雪飄零。

創作背景

這首《送遠》是杜甫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時所作,當時唐朝正處於安史之亂時期。「送遠」即是詩人杜甫在戰火紛飛的時刻,離開秦州入蜀道而遠行。浦起龍認為此詩「不言所送,蓋自送」之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首句以提問開篇。「帶甲滿天地」意即遍地皆兵。此詩開頭就以新穎的語言,矯健的筆力,引起讀者注意。次句「君」為詩人自指。作者問自己為什麼在兵荒馬亂這樣的時刻「遠行」。

「親朋」二句寫啟程時情景。親友同聲痛哭,因為正值離亂,不知此後能否重逢。而詩人則無言地跨上「鞍馬」,他實際上也是含着眼淚,告別孤城秦州遠去的。一邊有聲的痛哭,一邊無聲的飲泣,悲悽之狀如在眼前。

「草木」二句點出遠行的時間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時入歲暮。「霜雪」飄灑,關河冷清。這是辭別親友後途中景致。此聯「歲月」二字本當用平,詩人出於內容上的考慮,突破聲律常格,上句全用仄,下句四字用平。用拗峭的語言,描繪寒冬的旅程,成為杜甫五律中以入代平的一個詩例,有其值得借鑑之處。

「別離」二句回憶親朋相送的情誼。與親朋「別離」雖「已」成「昨日」,由於感念難忘,仿佛就在今天。由此可「見」,「古人」殷殷惜別,是有深「情」厚意的。這裡字面上在說「古人」,實指今日之世態炎涼,人情淡薄。

詩以「送遠」為題,但從後四句看,「當是就道後作」(浦起龍語)。這樣,前四句應是「從道中追寫起身時之情事」(浦起龍語)。沈德潛極贊此詩開頭是「何等起手」,浦起龍更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譽前四句。

杜甫在戰火紛飛的時刻,離秦州,入蜀道,卻並無一個明確的目的。離別時雖然親朋同聲「一哭」,卻無人以詩相送,情景是頗為淒涼的。為了自壯「行色」,他「就道」後補寫了這首名作。這與他天寶十四載(755年)「免河西尉,為右衛率府兵曹」時所寫《官定後戲贈》,很有點相似。不同的是,那首詩作於安史之亂前夕,純出於游「戲」筆墨,而且「微祿」「耽酒」,「聖朝」「狂歌」,還可為「故山歸興」,「向風」「回首」。而這首詩則寫於安史亂中,「帶甲滿天地」的時刻。「鞍馬」入蜀,茫茫前路,還不知依「托」何人,根本沒有以筆墨為游「戲」的閒情。回味「昨日」告別場景,想「見」「古人」惜別「情」意,無怪乎要「感慨悲歌」,放聲長吟了。

在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藝術特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前後照應,形成一體。其次,場面細緻,感人至深。再次,虛實結合,增強抒情效果。第四,對比描寫,增強情感的表現力。

名家點評 前四句悲壯,亂世之別也。(方回《瀛奎律髓》)

劉云:如畫出塞圖矣(「鞍馬」句下)。劉云:兩語兩意。「別離」則「昨日」矣,往往「古人」也如我也,自怪其「情」之悲也(「別離」二句下)。(高棅《唐詩品匯》)

平時別離,已足悲傷,況逢亂世,倍增慘愴。起二語,寫得萬難分手;接聯,更作一幅《關河送別圖》。頓覺斑馬悲鳴,風雲變色,使人設身其地,亦自慘然銷魂矣。(黃生《杜詩說》)

子美五古律,沉雄渾厚者是其本體,而高亮者次之。他如「胡馬大宛名」、「致此自僻遠」、「帶甲滿天地」、「歲暮遠為客」、「何年顧虎頭」、「光細弦欲上」、「亦知戍不返」等篇,氣格遒緊而語復矯健,雖若小變,然自非大手不能。其他瑣細者非其本相,晦僻者抑又變中之大弊也。(許學夷《詩源辨體》)

譚(元春)云:響奧氣渾。鍾云:情至(首二句下)。鍾(惺)云:深甚。不在不可解,而在使人思。若以不可解求深,則淺矣(末二句下)。(《唐詩歸》)

妙在八句佳處尋不出,說不破。(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

「別離已昨日」,難解。……余謂送行在今日,而別離已在昨日,因古人用情,非臨別而後悲也。(王嗣奭《杜臆》)

馮舒:妙在落句。何義門:末二句已別而復送,又以時艱行遠,情不能已也。紀昀:「已」字必「如」字之誤,此用江淹《古別離》語。無名氏(乙):起得矯健。(《瀛奎律髓匯評》)

一片真氣團結,流出真詩,不使人得指其句字佳處。又云:方當別離,又成昨日,古人於此,每難為情,我何為獨不然乎?十字之中,淒折無限。五、六,寫出既去後,中途憔悴之苦,因思《古別離》有「送君如昨日」者,知古今有同悲也。單復《杜律》刻本,末句刊作「因見故人情」,亦有意義。蓋因此詩上四已盡送遠之意,下則代遠行者作回答之詞,……因想見故人哭別之情也。(仇兆鰲《杜詩詳註》)

子美詩:「別離已昨日,因見故人情。」是因我而獲古人之心,自《綠衣》篇末句化出,而稍變其意,意味便長。(毛先舒《詩辯坻》)

何等起手!讀杜詩要從此等着眼(「帶甲」四句下)。此既別後作詩贈之。(沈德潛《唐詩別裁》)

不言所送,蓋自送也。知公已發秦州。玩下四,當是就道後作也。……結聯尤有味。……不曰故人情,而曰「古人情」,不獨聚散之悲,兼見炎涼之態;又知公在秦州,人情冷落也。(浦起龍《讀杜心解》)

起突兀(「帶甲」句下)。王西樵云:感慨悲壯,不減「蕭蕭易水」之句。(楊倫《杜詩鏡銓》)

純用渾筆,前四氣爽聲沈,不關字句。「已昨日」猶雲已爾便成昨日,是預道之辭。(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

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1]

參考文獻

  1. 《送遠》,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