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致蕭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先生: 廿二信並書一包,均收到。又曾寄《新小說》一本,內有金人譯文一篇,不知收到否?寄給《文學》的稿子,來信說要登,但九月來不及,須待十月,只得聽之。良友也有信來,今附上   

原文

劉先生:

廿二信並書一包,均收到。又曾寄《新小說》一本,內有金人譯文一篇,不知收到否?寄給《文學》的稿子,來信說要登,但九月來不及,須待十月,只得聽之。良友也有信來,今附上。悄吟太太的稿子退回來了,他說「稍弱」,也評的並不算錯,便中似交胡,拿到《婦女生活》去看看,倘登不出,就只好擱起來了。

《死魂靈》作者的本領,確不差,不過究竟是舊作者,他常常要發一大套議論,而這些議論,可真是難譯,把我窘的汗流浹背。這回所據的是德譯本,而我的德文程度又差,錯誤一定不免,不過比起英譯本的刪節,日譯本的錯誤更多來,也許好一點。至於《奧羅夫婦》的譯者,還是一位名人,但他大約太用力於交際了,翻譯就不大高明。

我看用我去比外國的誰,是很難的,因為彼此的環境先不相同。契訶夫的想發財,是那時俄國的資本主義已發展了,而這時候,我正在封建社會裡做少爺。看不起錢,也是那時的所謂「讀書人家子弟」的通性。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親才窮下來,所以我其實是「破落戶子弟」,不過我很感謝我父親的窮下來 (他不會賺錢),使我因此明白了許多事情。因為我自己是這樣的出身,明白底細,所以別的破落戶子弟的裝腔作勢,和暴發戶子弟之自鳴風雅,給我一解剖,他們便弄得一敗塗地,我好像一個「戰士」了。使我自己說,我大約也還是一個破落戶,不過思想較新,也時常想到別人和將來,因此也比較的不十分自私自利而已。至於高爾基,那是偉大的,我看無人可比。

前一輩看後一輩,大抵要失望的,自然只好用「笑」對付。我的母親是很愛我的,但同在一處,有些地方她也看不慣。意見不一樣,沒有好法子想。

又熱起來,痱子也新生了,但沒有先前厲害。孩子的幼稚園中,一共只有十多個人,所以還不十分混雜,其實也不過每天去關他四個鐘頭,好給我清淨一下。不過我在擔心,怕將來會知道他是誰的孩子。他現在還不知我的名字。一知道,是也許說出去的。

此復,即請

儷安。

豫 上八月廿四日

注釋和賞析

【析】 這封信寫於1935年8月24日,是對蕭軍兩日前來信的答覆。據《魯迅日記》: 1935年8月22日「晚得蕭軍信並書一包」; 24日 「復蕭軍信」

覆信正文共寫了五段文字。首段主要告以蕭軍、蕭紅兩人所寄文稿的下落,表達了先生對兩位青年作家始終如一的愛護和幫助。第二段談《死魂靈》翻譯情況。作者其時正着手翻譯果戈理《死魂靈》第一部,常對其中某些「大套議論」作反覆推敲。《魯迅日記》載,當時上海正值連晴高溫;透過「汗流浹背」一語,我們仿佛可以看到先生伏案工作的身影。信中批評了「英譯本的刪節」和「日譯本的錯誤」,同時又對一位名翻譯家的「太用力於交際」而至影響翻譯質量表示不滿。魯迅早說過:一個人做事不專,是不易把事情辦好的;因此他寄希望於革命文學工作隊伍的擴大,以便使「翻譯的可以專翻譯,創作的可以專創作,批評的專批評」①。凡此說明,魯迅對待文學翻譯工作何等重視,他自己的實踐又是何等認真、嚴肅!

這封信特別重要的是第三段。在這裡,作者首先不同意將他「去比外國的誰」,因為「彼此的環境先不相同」,是「很難」比的。從這裡出發,他進一步坦露了自己的出身和性情等等。「祖父是做官的,到父親才窮下來,所以我其實是『破落戶子弟』。」但正是這種特殊的家世,使他「因此明白了許多事情」,並且對於「別的破落戶子弟的裝腔作勢,和暴發戶子弟之自鳴風雅」看得更為清楚、明白; 這些人經他 「一解剖」,往往「便弄得一敗塗地」。無論從哪方面看,魯迅都是一個偉大的戰士;但他自己卻說: 即便現在,「我大約也還是一個破落戶,不過思想較新,也時常想到別人和將來,因此比較的不十分自私自利而已」,同偉大的高爾基是不可比的。魯迅在《墳》的後記里說:「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②這封覆信正足以說明他的自我「解剖」的勇氣。

覆信第四段談到前、後輩之間的隔膜,這顯然也是來信中提到的問題。魯迅意見,兩輩人閱歷懸殊,彼此「意見不一樣」,並不奇怪;對於前輩的善意苛責,是可以「用 『笑』對付」的。他為此特別舉出自己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作譬,使人倍感親切。行文既已涉及家中人、事,信的末段再告訴一些自己和海嬰的生活近況,自然也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五段文字的內容,大多是針對來信而發的,彼此並無內在的必然聯繫,但是卻有一條無形的線索貫串着,這就是作者同收信人——他所始終愛護着、關懷着的進步文學青年之間的互相溝通和理解。正是這條無形的感情線索,將互不相關的內容組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使人讀來受到鼓舞,感到溫馨,看到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和坦蕩的胸懷![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