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致李霽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致李霽野》是魯迅寫的一篇文章。    霽野兄:

十四日的來信,昨天收到了,走了十五天。《墳》的封面畫,自己想不出,今天寫信託陶元慶君去了,《黑假面人》 的也一同託了他。近來我對於他有些難於開口,因為他所作的畫,有時竟印得不成樣子,這回《彷徨》在上海再版,顏色都不對了,這在他看來,就如別人將我們的文章改得不通一樣。

為《莽原》,我本月中又寄了三篇稿子,想已收到。我在這裡所擔的事情太繁,而且編講義和作文是不能並立的,所以作文時和作了以後,都覺無聊與苦痛。稿子既然這樣少,長虹又在搗亂(見上海出版的《狂飆》),我想:不如至廿四期止,就停刊,未名社就專印書籍。一點廣告,大約《語絲》還不至於拒絕罷。據長虹說,似乎《莽原》便是《狂飆》的化身,這事我卻到他說後才知道。我並不希罕「莽原」這兩個字,此後就廢棄它。《墳》也不要稱《莽原叢刊》之一了。至於期刊,則我以為有兩法,一,從明年一月起,多約些做的人,改名另出,以免什麼歷史關係的牽扯,倘做的人少,就改為月刊,但稿須精選,至於名目,我想,「未名」就可以。二,索性暫時不出,待大家有興致做的時候再說。( 《君山》單行本也可以印了。)

這裡就是不愁薪水不發。別的呢,交通不便,消息不靈,上海信的往來也需兩星期,書是無論新舊,無處可買。我到此未及兩月,似乎住了一年了,文字是一點也寫不出。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所以我在這裡能多久,也不一定。

《小約翰》還未動手整理,今年總沒工夫了,但陶元慶來信,卻雲已準備給我畫封面。

總之,薪水與創作,是勢不兩立的。要創作,還是要薪水呢? 我現在一時還決不定。

此信不要發表。

迅 上

十,二九,夜

《墳》的序言,將來當做一點寄上。

(此信的下面,自己拆過了重封的。)

原文、注釋和賞析

【析】 李霽野是未名社成員之一,他翻譯過俄國劇作家安特列夫的劇作《往星中》,曾將譯稿向魯迅先生請教,二人交往從此開始。

魯迅對於文學青年總是熱忱幫助和關懷的。他一向注重扶持青年,是希望他們能夠改革舊社會。鑑於當時某些書局不願出版詩歌和戲劇、譯作,而初涉文壇的青年更是投稿無門,魯迅發起和支持韋素園、李霽野等六人成立了新的文學團體——未名社。草創之初,經費拮据,他便慷慨解囊,拿出四百多元作為出書費用。他的這封信着重是談有關未名社所出《莽原》的幾件事。

信中提到的《黑假面人》亦是李的譯作,與此有關還有一段故事在文壇傳為佳話。李霽野曾因學費不濟,擬將此譯稿售出,魯迅得知後,在給韋素園的信中說:「費了如許工夫,我想賣掉不合算。……未名社之立腳點,一在出版多,二在出版的書可靠,倘出版物少,亦覺無聊。所以此書不如自己印。霽野寒假後不知需款若干……」①據李霽野自己講,此款後來 「幾經付還,先生總不肯收②」,後來總算還了,而先生卻寫信來表示感謝,「知見還百元,甚感」③。

《莽原》初為魯迅主編,因他赴廈大執教,改由韋素園編輯。魯迅先生為培植這株文壇嫩苗竭盡全力,作了大量工作,他自己的不少文章,如《朝花夕拾》及一些小說雜文等都發表於《莽原》。然而出刊不及一年,便發生了高長虹事件。此人為《狂飆》周刊主編,出於個人恩怨,就《莽原》未刊載向培良、高歌文稿一事,撰文對韋素園橫加指責,並對魯迅進行攻擊,還妄稱「《莽原》便是《狂飆》的化身」。魯迅對此非常憤怒,同時又感到痛苦。高長虹過去也曾經受過魯迅的教誨和幫助,如今卻出於私利和不可告人的目的,「還要打殺我,並且為消滅債券計,放火燒掉我的一間可憐的灰棚」④。魯迅用他特有的幽默與詼諧表達了心中的無比憤慨。為此,他在信中提議將《莽原》「改名另出,以免什麼歷史關係的牽扯」,這就是後來的《未名》半月刊。

廈門大學是愛國華僑陳嘉庚捐資創辦的,教師的薪水較有保證,「死了心,積幾文錢」,這也是魯迅到廈大執教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信中不無嘲弄地說「這裡就是不愁薪水不發」。然而在這裡「文字是一點也寫不出」,「薪水與創作,是勢不兩立的」。由於這裡「交通不便,消息不靈」,遠離北京,遠離當時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思想鬥爭漩渦的中心,聽不見兩軍對陣的廝殺聲,更不能親自去馳騁沙場,筆掃頑敵,這對於疾惡如仇的魯迅先生來說,是多麼地難以忍受,甚至是一種巨大的精神上的折磨,「所以我在這裡能多久,也不一定。」魯迅早有離開廈大之心,此信寫後不久,他就到了廣州中山大學。

魯迅先生的這封信,充滿着同志式的謙遜和可親。在尊崇他的青年的面前,他從不,也從未以領袖和導師自居,在這封信中,他親切地稱李為 「霽野兄」,又是那樣的推心置腹,從書刊的編輯到高長虹的「搗亂」、直至魯迅先生本人的私事,無一不是推誠相見,侃侃而談。細細讀來,於我們領略魯迅先生的崇高品德和導師風範,是大有裨益的。

由於此信涉及未名社及《莽原》的一些內部事務,不宜公開,因為倘若為那些小人們獲悉,又要招惹麻煩了。為避開是非,魯迅在信末特地囑咐「不要發表」。由此,我們亦可看出當時鬥爭複雜之一斑。[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