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題小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靈台無計逃神矢②, 風雨如磐暗故園③。 寄意寒星荃不察④, 我以我血薦軒轅⑤。 【注釋】 ①本詩寫在送給許壽裳的剪辮不久後所攝小像背後。許壽裳在《懷舊》一文中說: 1903年,他二十   

原文

靈台無計逃神矢②,

風雨如磐暗故園③。

寄意寒星荃不察④,

我以我血薦軒轅⑤。

注釋

①本詩寫在送給許壽裳的剪辮不久後所攝小像背後。許壽裳在《懷舊》一文中說: 「1903年,他二十三歲,在東京有一首 《自題小像》 贈我。」 原詩無題,《自題小像》為許壽裳所加。1931年柔石被捕後,魯迅重寫時說: 「二十一歲時作,五十一歲時寫之,時辛未二月十六日也。」關於剪辮事,許壽裳在 《剪辮》 一文中說:「一九○二年初秋,我以浙江官費派往日本東京留學……大約隔了半年之後吧,魯迅的剪辮,是我對他的印象中要算最初的而且至今還歷歷如在目前的。」許壽裳講魯迅作此詩時為23歲,指的是虛齡。

②靈台:指心。《莊子·庚桑楚》:「不可內(納)於靈台。」郭象註:「靈台者,心也。」神矢:神箭。指小愛神的箭。小愛神始見於希臘神話。愛神叫丘比特。據傳說,他有雙翅,手持弓箭。他的金箭射到男女雙方的心中,被射中的雙方就會相戀,這裡喻指在異邦所受到的各種新思潮的影響衝擊,尤其是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

③「風雨」句:謂清朝反動統治下的中國無比黑暗。《詩經·風雨》:「風雨如晦。」貫休《俠客詩》: 「黃昏風雨黑如磐。」磐:大石。故園:原指家鄉,這裡代指祖國。

④「寄意」句:寄意寒星,宋玉《九辯》:「願寄言夫流星兮」。王逸註: 「欲托忠策於賢良也。」荃不察,屈原《離騷》:「荃不揆(察)余之衷情兮。」王逸註:「荃,香草,以喻君也。」此處代指祖國和人民。

⑤薦:獻。軒轅:黃帝稱軒轅氏。此處以軒轅代指祖國。

賞析

《自題小像》是魯迅最重要的言志詩。1903年3月底或4月初作於日本東京。1903年3月下旬,東渡留學周年之際,魯迅毅然斷髮,拍照紀念,即成此詩,傾吐為拯救國家民族獻身的慷慨壯志,詩成不久,曾告訴摯友許壽裳。1904年魯迅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後,又題斷髮小照寄贈許壽裳。

這首詩作後近30年裡,魯迅一直深藏心底,1931年1月17日柔石被捕,國民黨反動派遂欲羅織魯迅入案,逼迫魯迅東渡。屠刀在頸,魯迅亦巍然不動,在得知柔石等人噩耗後,2月16日 (舊曆除夕) 魯迅重書此詩,傾注對國民黨政府的刻骨仇恨和自己為無產階級革命獻身之志。2月下旬,魯迅從避難處舉家回寓所之前,再度重書此詩以明志。1932年12月上旬,魯迅將此詩示於正在其寓所避難的瞿秋白,瞿建議易 「神矢」 為 「神鏃」。12月9日,瞿氏夫婦贈送海嬰玩具,聽到秋白說是「留個紀念」,魯迅大為感動,情不能抑,當即第三次書寫 《自題小像》,雖然「神鏃」不及「神矢」好,為了紀念與瞿秋白的情誼,魯迅依然書為「神鏃」。

自題小像詩為古今文人抒懷言志所喜用。古代文人自題小像詩多詠嘆個人身世。二十世紀初葉,中國士人初試照像,自題小像詩風行,激進的革命者題照詩喜作斷頭流血之豪語,如魯迅詩思想這般深閎邃遠,情志這般悲壯堅毅者則不多見。

「靈台無計逃神矢」,是說心靈沒有辦法避開丘比特的金箭,但這裡用「神矢」這個西洋典故,並非取其陳義。而是大膽創新,巧妙地洋為中用,喻示自己對祖國深沉熱烈的愛、對革命事業的傾心。無計逃,不是欲躲避,也不是逃而未能避,而是義無反顧地冒矢前進。十九世紀中葉,日本變法維新,成為列強之一,甲午戰爭戰敗了中國,從此日本人往往輕視中國人,中國留學生走在東京街道,因為辮子,常常遭到日本少年的辱罵。就在魯迅斷髮之時,弘文學院無理苛求中國留學生,經交涉無效,魯迅等52名中國留學生齊聲宣布退學,於3月28日集體出校,住進旅店半月之久。中國人如此受歧視,原因是中國太貧弱了,這恰恰激起青年魯迅對祖國的熱愛和希望祖國崛起的強烈意願。1902年3月26日,魯迅從南京啟程東行,同窗好友胡韻仙贈詩有「回天責任在君流」、「舊域江山幾破碎,勸君更展濟世才」等語,足見魯迅救國救民之懷抱和同學們期許之重。魯迅剛踏上日本土地,正值章太炎先生髮起「中夏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魯迅課餘「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①,如饑似渴地吸收新思想,學習西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理論,迅速成為激烈的革命派,同學們欽佩地讚揚:「斯誠越人也,有臥薪嘗膽之遺風。」②「靈台無計逃神矢」正是魯迅思想境況真實的寫照。

風雨如磐句,喻祖國災難深重,人民苦難不堪。滿清入關統治中國,政治極端昏庸腐敗,鴉片戰爭後,列強逐漸宰割瓜分中國。1901年9月 《辛丑條約》的簽訂,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巨額賠款使大量 白銀外流,加劇了中國經濟破產,廣大民眾更加貧困痛苦,亡國滅種的慘禍已迫在眉睫,隨着革命運動不斷深入開展,滿清政府的鎮壓也更加嚴酷。中國的現實社會狀況和處境,也正是 「風雨如磐」 的實際所指。

「寄意寒星」句,表現了魯迅寂寞無訴的情懷。魯迅詩作於三月底四月初,日本東京春寒料峭,故云寒星。1903年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反清革命形勢空前大好的一年,這年春天,日本東京的中國留學生界革命氣勢尤為高漲昂揚,一千多留學生元旦在錦輝館舉行的團拜大會,開成了激列反清革命的大會。但魯迅當時所思考探索的問題已經超過了反清革命。他一方面滿腔熱忱地參加革命活動,另一方面,又「苦思救國之道」。往往思索,革命必反清,但反清以後,如何治國呢?如何挽救麻木不仁的大眾呢?他非常看重民族性,認為倘若民族性不改造,即使革命成功,中國仍然沒有得到救治,執着地探討中國民族性的缺點,探討「中國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③,魯迅認為只有找到了病根,才能藥到病除。荃不察,用屈原《離騷》「荃不揆(察)余之衷情兮」,以喻四萬萬國民同胞仍然沉沉酣睡,正如當時別的革命詩人所吟 「國民長醉」、「眾生尚酣睡」。魯迅只得寄意天上的寒星,訴說國民同胞仍未覺醒,未能察識他的赤誠和心志,這是令魯迅多麼痛心的悲哀啊!

軒轅,即黃帝,史籍所載中華民族的先祖,清末言黃帝喻反清革命。薦、祭獻。據《禮記·祭志》記載,祭祀黃帝的儀式從舜帝就開始了,以後歷代相傳,以示代表中華正統。在典禮上君主親執鸞刀,割開犧牲(牛的耳,或直刺其心,以盞取血相奉獻,犧牲的身體也或烹或焚以奉)。魯迅表示自己願為犧牲血薦黃帝,含有兩方面的意義: 一方面為了革命需要不惜一死相拚以報民族,另一方面準備、並決心以畢生堅韌的奮鬥來拯救國家民族、報效國家民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三十年代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告白,是和這一脈相承的。

許壽裳先生於魯迅逝世後將 《自題小像》公諸於世,其《懷舊》詮釋說;「首句說留學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寫遙望故國風雨飄搖之狀,三述同胞未醒,不勝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懷抱,是一句畢生實踐的格言,」④這詮釋是正確理解此詩的鑰匙。

這首詩藝術上頗有特色,詩中多用古人和西洋典故,而又能翻出新意。「神矢」、「荃不察」、「血薦軒轅」諸典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有機融合,化為一體,表達了新的思想、新的時代內容,而無食古不化,食洋不化的弊病。全詩僅四句,但層次跌宕,大落大起,蓄勢極深,勢發極烈,讀來動人心魄,感人心志。首句「靈台無計逃神矢」出語不凡,雄健利落,足現青年學子愛國至深至熱之情。第二句「風雨如磐暗故園」極言祖國悲慘危殆之現狀,緊緊承接首句,卻又是一個大轉折,在詩勢上是一個大跌落,恰好使頭兩句詩形成鮮明對照,增強了詩的感人力量。第三句 「寄意寒星荃不察」,詩人在異國,寂寞無訴,國內四萬萬同胞又皆昏昧沉睡,無人察識,只好將滿腔赤誠傾付與天上的寒星,這又是一跌。至此,詩勢已經跌降到了極低之處,然而,在詩勢跌降的同時也在積蓄起勢,詩勢跌降到了極限,詩勢也就蘊蓄到了極限,表面上看來似乎無可奈何之時,突然如山洪潰壩,如火山爆發,一聲震雷:「我以我血薦軒轅!」絕望之中,閃現出民族希望之光!這感人肺腑、動人心魄、驚天地泣鬼神的神聖誓言,顯示出青年詩人偉大的心志和堅毅的氣魄,具有極為強烈的感情衝擊力量。

確如許壽裳所說:「魯迅對於民族解放事業,堅貞無比……三十餘年來,刻苦奮鬥以至於死,完全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而犧牲,一息尚存,不容稍懈,真是實踐了他三十五年前所做的 『我以我血薦軒轅』 的詩句!」⑤[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