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龍船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龍船戶》是蒲松齡寫的一篇文言小說,出自聊齋志異。   

原文

朱公徽蔭巡撫粵東時[2],往來商旅,多告無頭冤狀。千里行人,死不見屍,數客同游,全無音信,積案累累,莫可究詰。初告,有司尚發牒行緝[3];迨投狀既多,竟置不問。公蒞任,歷稽舊案,狀中稱死者不下百餘,其千里無主,更不知凡幾。公駭異惻怛,籌思廢寢。遍訪僚屬,迄少方略。於是浩誠薰沐,致檄城隍之神[4]。已而齋寢[5],恍惚見一官僚,搢笏而入[6]。問:「何官?」答云:「城隍劉某。」「將何言?」曰:「鬢邊垂雪,天際生雲,水中漂木,壁上安門。」言已而退。既醒,隱謎不解。輾轉終宵,忽悟曰:「垂雪者,老也;生雲者,龍也;水上木為舡[7];壁上門為戶:豈非『老龍舡戶』耶!」蓋省之東北,曰小嶺,曰藍關,源自老龍律,以達南海[8],每由此入粵。公遣武弁[9],密授機謀,捉龍津駕舟者,次第擒獲五十餘名,皆不械而服。蓋此等賊以舟渡為名,賺客登舟,或投蒙藥[10],或燒悶香[11],致客沉迷不醒;而後剖腹納石,以沉水底。冤慘極矣!自昭雪後,遐邇歡騰[12],謠頌成集焉[13]。

異史氏曰:「剖腹沉石,慘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14],絕不少關痛癢,豈特粵東之暗無天日哉[15]!公至則鬼神效靈,覆盆俱照[16],何其異哉!然公非有四目兩口,不過痌瘝之念[17],積於中者至耳。彼巍巍然,出則刀戟橫路,入則蘭麝薰心,尊優雖至,究何異於老龍舡戶哉[18]!」

翻譯

朱徽蔭初任廣東巡撫時,客商遊人很多告無頭冤狀的。千里行人,忽然死不見屍;幾人同行,也全都神秘地失了蹤,像這樣的案子積下了很多,沒法究查。起初告狀的時候,官府還行文追輯;狀子一多,又沒頭緒,官府競再不過問。朱公到任後,一一翻閱舊案,見狀子中稱人已死的就不下一百多份;那些遠離家鄉,無人尋找的死者更不知有多少。朱公十分驚異哀傷,苦苦思索,廢寢忘食,又走訪遍了同僚和部屬,還是沒有一絲線索。於是,朱公便沐浴薰香,給城隍發去檄文,請求神靈幫助。既而睡下後,恍惚中見一個官員,穿着公服走進來,朱公便問:「你是什麼官?」來人回答說:「城隍神劉某。」朱公又問:「有什麼要說的嗎?」城隍答道:「鬢邊垂雪,天際生雲,水中漂木,壁上安門。」說完就退下了。朱公豁然醒來,夢中的話還記得清清楚楚,但不解是什麼意思。輾轉反側,思索了一晚,忽然大悟道:「鬢邊垂雪是『老』。生雲是『龍』,水上木當是『舡』,壁上門是『戶』,合起來豈不是『老龍舡戶』嗎?」原來本省東北地區,有兩條河叫「小嶺」和「藍關」,都自老龍津發源,一直流到南海,嶺外巨商大都從老龍津乘船進入廣東。朱公便派遣武官,密授機謀,捉拿老龍津駕船的船戶,陸續抓住了五十餘人,全都不經上刑便招供了罪行。原來,這些賊寇以舟渡為名,將客商騙上船去,或者下迷藥,或者燒悶香,將客商弄得昏迷不醒,再剖腹放入石頭,將屍體沉到水底。圖財害命,極為狠毒慘酷。為冤死者昭雪後,遠近歡騰,人們都編成民謠頌揚朱公的英明。

異史氏說:「把人剖開腹腔,填入石塊,沉到水底,實在太殘忍了,而那些形如木雕的官吏全都一點也不關心百姓的疾苦,難道只是廣東省暗無天日嗎!朱徽蔭到了那裡鬼神就顯了靈,冤案全都昭雪,多麼奇特呀!然而朱徽蔭並非有四隻眼睛兩張嘴,只不過是把關心百姓的疾苦放在自己的心上罷了。那些身居高位養尊處優的人,出門就耀武揚威刀槍橫路,入門就花天酒地利益薰心,他們和老龍的船戶有什麼兩樣呢!」[1]

一、關於作者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屬淄博)人。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槃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着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施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帖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遠遊。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藥等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弁冕童科」之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後,依窗危坐逝世。

二、思想內容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所收作品將近500篇。故事的來源非常廣泛,或者出於作者的親身見聞,或者是借鑑過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間傳說,或者是作者的虛構。雖然有些故事有明顯的模仿痕跡,但因為加入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和創作理念,所以能夠舊瓶裝新酒,傳達出獨特的意蘊。

《聊齋志異》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抒發公憤,刺貪刺虐。這是《聊齋志異》中很有思想價值的部分。

2.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聊齋志異》里眾多的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齡在落寞的生活處境中生髮出的幻影。

4.關注社會風氣和家庭倫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齋志異》中還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頌揚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顏氏》《狐諧》《仙人島》;有的描寫了兒童的膽量和計謀,如《賈兒》《牧豎》等;有的則純是描述奇聞異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則是通過一些奇聞異事,表達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罵鴨》《狼三則》《螳螂捕蛇》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