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樓夢》小紅為什麼遭別人排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紅

紅樓夢中林紅玉又叫小紅。是個聰明伶俐的姑娘。一直都遭到別人的排擠。這是什麼原因呢?

《紅樓夢》小紅為什麼遭到別人排擠

   只要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小紅在賈寶玉房裡的時候,是一再遭到彈壓的。可是,很奇怪,芳官卻得到了保護。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差異呢?

其實,我們只要仔細想想就明白了。很簡單,區別就在於有沒有或者說會不會有利害衝突。不信,我們來把小紅和芳官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1.小紅是有後台的,而芳官沒有。

林紅玉的爹就是榮國府的管家之一林之孝,是管家的女兒,所以才得以輕輕鬆鬆的來到賈寶玉房裡。這樣的女孩,一個不小心,就可以躋身大丫環行列,威脅到襲人、晴雯、麝月、秋紋和碧痕的地位的。而芳官呢?很明顯,沒有任何背景,就一遣散了的小戲子,遣散後認的乾娘也是地位極低,不過是個不入流、連賈寶玉房裡都不能進的老婆子。

2.小紅成熟而芳官尚小。

小紅露面時,已經十六七歲,那可是一個女孩子最美麗的時節,這時候的女孩子對賈寶玉這樣的男孩子吸引力最大,小說里其實也描寫了賈寶玉對小紅短暫的興趣和注意,這就是證明。而芳官呢?從字裡行間的描寫來看,從與她乾娘慪氣和居然把自鳴鐘擺弄壞了的好奇心來看,還是個八九歲十來歲的小孩子呢。顯然對賈寶玉構不成誘惑。

3.小紅的後台和襲人、晴雯等人的背景不同。

我們知道,襲人、晴雯都是賈母房裡過來的。這說明兩人的背景有相同之處。再者,我們看襲人的出身和賈寶玉的關聯,小說里說了,賈寶玉是賈母自幼撫養長大的,那麼,賈寶玉的奶媽李嬤嬤就應該也是在賈母房裡的,而第十九回李嬤嬤罵襲人,口口聲聲是她調教和抬舉襲人出來的。這下就清楚了,卻原來,很小的時候,賈寶玉、李嬤嬤、襲人都是在賈母房裡相處過的。而晴雯呢?

「這晴雯當日系賴大家用銀子買的,那時晴雯才得十歲,尚未留頭。因常跟賴嬤嬤進來,賈母見他生得伶俐標緻, 十分喜愛。故此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使喚,後來所以到了寶玉房裡。」

這賴嬤嬤,就是和賈母關係極好的那個賴尚榮的祖母,當今賈府的另外一個管家賴大的娘。

這樣一來,襲人、晴雯和小紅的後台就很清楚了,襲人和晴雯都是賈母房裡的,但根基不一樣,襲人是賈寶玉的奶媽李嬤嬤抬舉出來的,而晴雯則是賈府奴僕里地位最高的賴嬤嬤抬舉起來,而小紅呢?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兒。

不同的後台和背景,自然就牽涉到了不同利益糾葛和競爭,因此,無論從小紅強大的背景還是本身來看,她的到來,是會引起賈寶玉的大丫環襲人、晴雯、麝月、秋紋和碧痕等人的緊張的,尤其是排名靠後的秋紋和碧痕的緊張,所以才會出現一段碧痕和秋紋抬水進來,看見小紅在賈寶玉房裡加以斥罵的情節。

如此看來,人還是那些人,但對待不同的人,由於利害衝突不同,態度也會是不一樣的。對待沒有威脅的芳官時,這些女孩子天真良善的本質就會展露出來。而對待有威脅的小紅時,就變得面目全非了。這就是人,這就是人性!

而這,也同時證明了我的一個觀點,襲人也並非壞人,只是當她面對競爭對手晴雯的時候,她為了生存,才那樣做的,就和他們共同對付小紅是一個道理。只是我前面一直在分析襲人和晴雯鬥爭,所以,襲人展現的當然是她陰暗的一面。而這裡,當她面對可憐的芳官時,我們又有誰能說襲人不是一個心地良善的姑娘呢?

這就是人的兩面性!

其實,晴雯也是,她對襲人的尖刻、對小紅嚴厲,都是一種本能的自我防範和保護。襲人和晴雯的區別在於,襲人的行動,比晴雯更具有邏輯性、隱蔽性和目的性而已。襲人關鍵時刻行動了,晴雯關鍵時刻沒有行動,這就造成了這兩人在品質上的本質區別。

討厭小紅的人,比如晴雯,麝月,秋紋等都是寶玉的貼身丫鬟,這裡就涉及了丫鬟們的「江湖」了。

小紅的設定,第一相貌好,寶玉只見了她一次,第二天就留意着想讓她伺候,第二,聰明伶俐,伺機而動,從她幫王熙鳳跑腿,到後來被王熙鳳欣賞就可以看得出來。因此在丫鬟里她可以說是很有競爭實力的,寶玉身邊的丫鬟都有等級,襲人晴雯麝月秋紋,小紅比她們等級要低,以下還有小丫頭們更低,每一等級跟主子的親密程度不同,服務內容不同,拿的工資就差很多。

面對這麼有力的競爭者自然危機意識提高就沒有好臉色,加上還有上下級管理的問題,人在矮檐下,受的氣自然也多。所以小紅伸展不開才要另謀出路,所以晴雯等人一見她給寶玉倒了水立刻提起力氣打壓。所以在丫鬟中看起來不受歡迎。但等級更低的小丫頭跟她沒有厲害衝突,關係也就比較好,比如墜兒。對於主子來講寶玉和鳳姐都喜歡得力的人手,小紅可以說是個很好的手下,又有才能,所反而會喜歡她。

有競爭就有威脅,有利害就有衝突,所以會嫉妒,會打壓,這就是丫鬟們的江湖。

甚至是晴雯最終也在這丫鬟們的鬥爭中因為長的相貌出眾被謠言詆毀逐出大觀園病死夭亡。

紅樓夢浪漫詩情的另一面其實非常現實殘酷。[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