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相信未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相信未來》

《相信未來》食指作於1968年的一首朦朧詩。該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詩風讓人們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樣好好地生活,怎樣自我鼓勵,怎樣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對明天的承諾。該詩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並迅速傳頌於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擁有了"知青詩魂"的稱號。

原文欣賞

《相信未來》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着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着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1]

創作背景

《相信未來》這首詩是當時批判現實的代表作,寫於1968年,正值"文革"處狂熱的巔峰時期,詩人在經歷了初期的盲動,被政治浪潮沖向農村"廣闊天地"之後,對這場政治運動已有了一些較為清醒的看法,特別是對"文革"中個人命運的遭遇有了切身的感受,曾經有過的熱烈、單純的理想遭到了狂風暴雨的沖刷。希望與絕望的劇烈衝突,經由他的筆流淌出來。在這樣一個混亂、迷惘的年代,詩人和有相同境遇的人深深感到命運的悲劇性,隨即寫下這首詩來自我鼓勵,恪守自己對明天的承諾。

作者介紹

食指(1948-),本名郭路生,因母親在行軍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筆名食指,中國著名詩人。小學開始熱愛詩歌,20歲時寫的名作《相信未來》、《海洋三部曲》、《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廣為流傳。阿城插隊內蒙古時托人抄錄了食指的全部詩作;陳凱歌考電影學院時曾朗誦食指的《寫在朋友結婚的時候》。2001年4月28日與已故詩人海子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著有詩集《相信未來》、《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合集》、《詩探索金庫·食指卷》、《食指的詩》。

參考資料

  1. 詩歌:相信未來2019-05-21 來源: 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