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盤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盤庚

 

 

 

盤庚》三篇,是《尚書》中史料價值較高的作品。三篇的內容都是有關殷王盤庚遷都的事情,記敘了遷都前後盤庚對貴戚近臣、庶民百姓所發布的談話和命令,一般認為,它是盤庚當時的演講辭。

簡介

盤庚上

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盤庚》三篇。

盤庚遷於殷,民不適有居,率吁眾戚,出矢言曰:「我王來,即爰宅於茲,重我民,無盡劉。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不常寧;不常厥邑,於今五邦。今不承於古,罔知天之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若顛木之有由櫱,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紹復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

盤庚學於民,由乃在位以常舊服,正法度。曰:「無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眾,悉至於庭。

王若曰:「格,汝眾!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

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至於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於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汝不和吉言於百姓,惟汝自生毒,乃敗禍奸宄,以自災於厥身。乃既先惡於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時憸民,猶胥顧於箴言,其發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於眾?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則惟汝眾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茲予大享於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作福作災,予亦不敢動用非德。

予告汝於難,若射之有志。汝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各長於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

無有遠邇,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凡爾眾, 其惟致告:自今至於後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 罰及爾身,弗可悔。」

盤庚中

盤庚作,惟涉河以民遷。乃話民之弗率,誕告用亶。其有眾咸造,勿褻在王庭,盤庚乃登進厥民。曰:「明聽朕言,無荒失朕命!嗚呼!古我前後,罔不惟民之承保。後胥戚鮮,以不浮於天時。殷降大虐,先王不懷厥攸作,視民利用遷。汝曷弗念我古後之聞?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於罰。予若吁懷茲新邑,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今予將試以汝遷,安定厥邦。汝不憂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欽念以忱動予一人。爾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爾忱不屬,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汝不謀長以思乃災,汝誕勸憂。今其有今罔後,汝何生在上?

今予命汝,一無起穢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續乃命於天,予豈汝威,用奉畜汝眾。

予念我先神後之勞爾先,予丕克羞爾,用懷爾,然。失於政,陳於茲,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後丕降與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罰汝,汝罔能迪。古我先後既勞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則在乃心!我先後綏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斷棄汝,不救乃死。

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於朕孫!』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嗚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無胥絕遠!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於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奸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

往哉!生生!今予將試以汝遷,永建乃家。」

盤庚下

盤庚既遷,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綏爰有眾。曰:「無戲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於朕志。罔罪爾眾,爾無共怒,協比讒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將多於前功,適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績於朕邦。今我民用盪析離居,罔有定極,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肆上帝將復我高祖之德,亂越我家。朕及篤敬,恭承民命,用永地於新邑。肆予沖人,非廢厥謀,吊由靈各;非敢違卜,用宏茲賁。

嗚呼!邦伯師長百執事之人,尚皆隱哉!予其懋簡相爾念敬我眾。朕不肩好貨,敢恭生生。鞠人謀人之保居,敘欽。今我既羞告爾於朕志若否,罔有弗欽!無總於貨寶,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作品評析

其中的上篇,是盤庚對貴戚近臣的談話。他在談話中嚴厲訓斥了他們貪圖安逸不願遷徙的行為。文章一開始就說「盤庚遷於殷,民不適有居」,表明是盤庚在初遷未定時的講話。人民初到新都,一切都不習慣,所以產生不滿情緒,盤庚講話,予以安撫。

盤庚在講話中突出了天命的不可違抗,他反覆徵引「古我先王」「恪謹天命」來訓誡百姓,以證明遷都的合乎天命,平息不滿情緒。這樣的說法在神權與君權相結合的奴隸社會是極為有效的。講話中嚴厲地批評了大臣們庸於職守,沒有把自己的深遠用意傳達給百姓,以至於造成人心浮動的局面。並且嚴肅地指出,如果繼續這樣不負責任,就會耽誤耕種,導致糧食無收,這在農耕社會是很嚴重的後果。盤庚很生氣地說:而這樣的後果完全是你們咎由自取,和我盤庚毫無關係。

之後,盤庚引用遲任的話:「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並稱引舊臣和先王之間的相互信任以及取得的好的政績,語氣明顯緩和下來。鼓勵臣子和自己團結一心,同甘共苦,謹遵職守,努力工作。還慷慨陳詞:「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體現了一個有遠見、有魄力的古代政治家的風貌。總之,講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很強的說服力。

商朝在遷殷之前曾經十三次遷居,但自從盤庚遷殷之後就安居下來,不再另遷別處,可見盤庚力排眾議,主張遷都此地的決策之英明。而盤庚之所以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實現遷都大計,《盤庚》三篇的號召力顯然也是不容忽視的。盤庚遷都之後,殷商王朝走出了政治上萎靡不振的局面,走上了中興的道路。

專家點評

《盤庚》是先秦散文的名篇,文辭古奧,不易通讀。韓愈曾經慨嘆:「周《誥》殷《盤》,佶屈聱牙!」(《進學解》)但藉助前人的註解,再三閱讀之後,我們尚可領略它特有的不假修飾的質樸之美。如:「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比喻質樸貼切,含義深沉,語言也很優美,富於音樂的美感,至今還以「有條不紊」、「星火燎原」等成語的形式在人們的口頭流傳。[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