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文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湖泊水文學是水文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湖泊水文現象和湖水資源利用。1938年國際科學水文協會執行委員會瑞士會議確認limnology一詞指湖泊水文學。主要研究湖泊中的水量變化和運動,湖水的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湖泊沉積湖泊的利用等。
中文名:湖泊水文學
定 義:水文學的一個分支
研究對象:研究湖泊水文現象
'重點研究:湖泊中的水量變化和運動
目錄
發展簡史
湖泊水文現象的研究始於古代的定性描述。中國清代《古今圖書集成》和《行水金鑒》記載了中國許多湖泊湖水的來源及去路、泥沙、水位漲落、河湖調節關係和湖泊變遷過程等。湖泊水文的定量研究,始於17世紀的水文觀測。死海從1650年起,已有水位資料。19世紀盛行湖泊測深工作。1891年 F.-A.福雷爾完成了日內瓦湖的研究,出版了《日內瓦湖湖泊志》 3卷,系統地論述了該湖的地質,氣候,湖水運動,化學、熱學、光學、聲學特點,湖泊成因和形態,為近代湖泊學確定了基本的研究領域。1909年R.威廷提出湖流流速與風速經驗關係式。1910年前後,E.M.韋德伯恩致力於湖水溫度觀測,提出了溫度振動流體動力學理論。1915年E.A.伯奇根據熱量平衡原理開始計算湖泊熱量收支和蓄熱量。 20世紀20年代以後,由於建築大型水庫,推動了湖泊水文研究,廣泛應用水量平衡、沙量平衡、鹽量平衡、能量平衡、熱量平衡等原理和流體動力學理論,定量分析湖泊水資源;推算水庫淤積年限;預估庫水的礦化度;改進風浪要素的計算方法;研究湖水溫度和確定湖冰厚度等問題。20世紀50年代,電子計算機、同位素及遙感技術等的應用和精密測量儀器的研製,為湖泊水文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60年代以後,國際水文十年 (IHD)把湖泊水文列入研究計劃,開始了湖泊水文學研究的國際合作。中國自50年代起,在長江中下游和雲南等地陸續開展了湖泊的綜合調查。
學科內容
現代湖泊水文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可歸納為:
湖泊水量和水位
研究湖泊蓄水量及其變化規律。在一定時段,進出湖泊的水量不同,引起湖泊蓄水量的變化。入湖水量包括湖面降水量,入湖的地面、地下徑流量。出湖水量則有湖面蒸發量,出湖的地面、地下徑流量和工農業自湖泊的引水量。運用湖泊水量平衡方程可以確定湖泊蓄水量的變化,評價湖泊水資源,闡明湖泊對江河的調蓄能力。湖泊蓄水量的變化,直接決定着湖水水位的升降,但在蓄水量不變的情況下,湖泊增減水和湖泊波漾等作用也會引起水位的變化。湖泊水位資料是估算湖泊水量的依據。最高水位的確定,為湖泊的堤防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湖水運動
研究湖水各種運動方式、相互關係及其發生、發展和停息的機制。湖水有進退運動和升降運動;湖水運動有的發生在湖面,有的在內部;有的有周期性,有的為非周期性。湖水運動除受外部因素影響外,還受湖水面積、深度、成層結構、密度分布等內部因素的制約。研究湖水運動可以解說湖岸演變、湖中泥沙運動、湖水物理性質變化和化學成分分布等規律,並為船舶航行作出預報,為護岸工程設計提供資料。湖水運動的研究,以流體動力學為基礎,同時採取野外觀測與室內模型試驗相結合的方法。
湖水熱動態
研究湖泊中的熱量收支狀況。通過湖水熱量平衡計算,可以確定湖泊蓄熱量的變化。水溫升降反映湖中蓄熱量的增減。湖水溫度隨空間而異。較深湖泊的水溫在垂向有分層現象。研究溫度成層,可以解釋湖水運動、化學成分、水生生物變化和分布的原因。
湖水光學現象
研究湖面輻射平衡,探討光線在湖面的反射,湖水對各種波長光線的吸收、散射和折散等光學特性。研究湖水光學特性,可以了解湖水中光線透射的深度和照度的大小,闡明浮游生物、水生高等植物等生長和分布規律。
湖水化學
研究湖水化學成分形成特點和湖泊富營養化等問題。湖水中有各種離子、生物營養元素、溶解氣體、有機物質、微量元素和有毒物質等。湖水水質參數有礦化度、總硬度、總鹼量、pH值等指標。湖水的化學成分的形成和變化特點與湖水流動滯緩、湖泊的大小深淺和氣候條件等有關。應用鹽量平衡原理可以確定湖泊內鹽量變值,查明湖泊、水庫礦化度的變化。湖水化學的研究為湖泊水質評價和湖水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據。
湖泊沉積
研究湖中物質的沉積過程及其演變規律。應用沙量平衡原理,即根據時段內進出湖泊的沙量收支狀況,可以確定某一時段湖泊淤積量,推算淤積厚度。研究泥沙淤積、化學沉積和生物沉積,可以預測沉積演變趨勢和湖泊壽命。在湖泊沉積研究中也應用遙感技術、同位素技術、孢子花粉和古地磁等方法,測定沉積物年代,推測歷史氣候變遷情況,預測沉積數量和位置。
湖盆的形態、大小和深淺,影響湖水運動、湖泊沉積、湖中熱量交換和湖水的化學特性等,因此,湖泊水文學也研究湖盆和湖泊的形態特徵。
水庫是人工湖泊,與天然湖泊既有共同之點也有一些特殊研究內容,如水庫淤積、水庫庫岸演變、異重流防治和利用等問題。
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湖泊水量平衡和水位變化的研究要運用氣象學、水文地質學、水文計算的知識和方法;流體力學、熱力學和水化學等是研究湖水運動、湖水熱動態和湖泊水質等水文物理現象和化學過程的基礎。湖盆的研究則要藉助地質學、地貌學的理論和方法。
研究手段
湖泊水文學的新手段有:①模型技術,其中包括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用以進行湖泊水文現象的物理和數值模擬,建立湖水動力模型、湖泊水溫模型、湖水化學模型、湖泊沉積模型等;②遙感技術,用於探測湖界、水溫、水文平衡基礎理論研究,以闡明湖泊水文現象內部聯繫;提高水量平衡要素觀測和計算精度;推廣應用新技術;將湖泊作為系統,了解其中所有因素之間相互關係,研究湖泊的環境效應,湖水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利用資源衛星圖像,進行湖泊、水庫的分析之圖,可以建立湖泊信息系統,這是湖泊遙感多元分析的新途徑,也是湖泊數據更新的重要保證,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功能。
湖泊水庫等地理分布調查,不論高山高寒地區,或是浩瀚無際的沙漠地帶以及人煙稀少的邊境區域,都能通過衛星像片的地學分析,標出湖泊等水體的位置、形狀、大小等基本特徵。有目的地建立湖泊數據庫,為水資源調查,開創新技術途徑。
湖泊水化學成分、礦化度、水質、水溫等,都能從衛星影像特徵中進行定性研究,同時也可結合地面有關調查數據作定量分析,還可對地圖上湖泊、水庫、沼澤窪地等水文要素作更新修正。它們在湖泊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利用資源衛星像片修編地圖是一條多、快、好、省的途徑。這對地物變化快的要素,如湖泊的退縮消長,水庫的興修擴建等圖面訂正補充,都有很好的效果。
衛星遙感圖像具有其周期性、宏觀性和現勢性特點,因此,運用遙感技術進行湖泊、水庫等調查製圖,有着快速、實時性的優勢。所以,開展湖泊地理信息系統的研製,實時監測湖泊水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資源衛星對湖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能發揮獨特的作用。湖泊是一個多功能的資源庫,人們不斷地開發索取,其結果引起湖泊生態環境的變化,乃至惡化。而資源衛星獲取的像片,能不時地將湖區被圍墾,湖面縮小,直至湖泊生態系統的破壞等信息傳遞給人們,進而可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採取措施積極保護湖泊資源。
8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開展了一系列湖泊數據庫--湖泊信息系統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湖泊信息,並於90年代後期上網發布。
相關學科
河流水文學、沼澤水文學、冰川水文學、雪水文學、水文氣象學、地下水水文學、區域水文學和海洋水文學
視頻
河流水和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補關係分析
;